- 時間:2020-09-17
- 點擊:2108
- 來源:平涼市發改委
今年以來,平涼市立足精簡審批,聚焦短板弱項,著重解決關鍵問題,突破關鍵環節,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緊盯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省政府貫徹落實條例《若干措施》落地見效,結合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問題,制定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方案,提出45項舉措,采取市縣協同、媒體聯動、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多渠道、多方位宣傳解讀,進一步擴大了政策措施知曉率和覆蓋面,形成了全社會關心、參與、維護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圍繞辦成項目前期“一件事”,市發改部門聯合住建、自然資源等單位完善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行項目“不見面審批”。編制《平涼市疫情防控期間投資項目網上審批辦理指南》,公布業務人員手機號碼,方便項目單位操作聯系。優化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審批流程,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廣泛宣傳,指導項目單位通過在線平臺做好項目網上受理、審批、出件“一網通辦”,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提升審批效率。全市累計通過在線平臺受理項目申請683件,辦結682件,按期辦結率98.27%。
持續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容缺受理改革,實行寬審批、嚴監管,推動項目審批向提升服務和加強監管轉變,盛益康醫用一次性口罩原材料生產線等187個項目搭上了“容缺受理”等新機制審批“快車”,占獲批項目的27.4%。
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在行政管理中推廣使用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帶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形成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使用的聯動機制。實時掌握制售假冒醫用藥品、囤積哄抬物價等相關信息,實施聯合懲戒兩起。通過信用平涼網站、媒體、戶外宣傳等方式,向社會“紅榜”發布疫情期間貢獻突出的65家企業和126名個人,并推送至國省信用網站,作為企業和個人增信的重要依據。
積極協調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開展企業信用評估評級,主動幫助企業提升信用等級,完成企業信用評估評級115戶,完成不良信用修復103條,指導幫助19戶企業爭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信貸資金5.02億元,推動隴藥皇甫謐制藥公司等8戶企業成功入選全國性疫情防控重點保障資金支持企業名單,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了良好信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