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12-24
- 點擊:2420
-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十三五’以來,甘肅省返鄉創業試點工作成效顯著,試點縣區創業人數和創辦市場主體連續保持正增長態勢。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并駕齊驅,‘政府+銀行+龍頭企業+電商+合作社’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蓬勃發展。”甘肅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劉紅軍表示,試點以來,當地一產突出特色種植業創業,二產突出優勢鏈條延伸創業,三產突出創意文化旅游發展。各類特色產業創業吸引了更多資金、技術和項目的集聚,逐步形成產、供、銷、貯一體化的產業鏈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格局。
劉紅軍介紹,甘肅省返鄉入鄉創業表現出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創業培訓突出脫貧。大力培訓發展手工編織、特色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地方民俗文化等產業,打造“隴原巧手”等特色手工藝品牌,通過各類返鄉入鄉創業活動,切實帶動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有力促進了脫貧攻堅。二是促進產城融合。立足縣域整合一批返鄉入鄉創業孵化基地和返鄉入鄉創業園區。借助阿里巴巴“千縣萬村”項目,拓寬省內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實現產品與原輸入地市場有效對接,打通了城市和農村市場壁壘,有效促進了產城融合。三是創新示范引領效果好。積極組織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創業大賽、表彰大會等各項活動,結合返鄉入鄉創業明星報告會,通過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多方式宣傳返鄉創業明星先進事跡,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引導返鄉人員積極創新創業。
經過幾年試點,甘肅省推動返鄉入鄉創業成效逐漸顯現。一是實現了“創業一人,帶動一方”的乘法效應。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能夠把個人所學知識、技術、經驗與家鄉資源整合起來,對啟迪新思路、創建新實體、應用新技術、建設新農村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經濟的轉型加快發展。二是開辟了就地轉移勞動力的新途徑。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辦的企業多屬勞動密集型行業,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容量大、門檻低、易接受的就業門路。返鄉入鄉創業的成功范例,也為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創業提供了鮮活經驗,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三是形成了社會資本投入的有效載體。返鄉入鄉創業者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吸引民間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和現代農業、文化旅游、餐飲服務等產業中來,帶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