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06
- 點擊:1948
- 來源:甘肅日報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為我省開放發展賦予了重大歷史機遇;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強調,甘肅最大的機遇在于“一帶一路”,為我省準確認識發展歷史方位、時空背景和時代坐標指明了著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省政府強化最大機遇意識,出臺新時代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五個制高點”規劃,制定配套實施方案,謀劃具體實施路徑,全力推進工作落實,努力在積極參與、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上發揮了甘肅功能、體現了甘肅作為、彰顯了甘肅擔當。
甘肅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是連接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坐中聯六(省、區),具有承東啟西、南拓北展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我省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有目共睹:文博會、蘭洽會、藥博會等節會品牌效應持續擴大;蘭州鐵路口岸、航空口岸和敦煌航空口岸先后建成投運;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以及木材、汽車整車、糧食、肉類等10個指定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建成運營;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列入第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多式聯運項目列入國家首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蘭州和天水先后獲批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一批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臨空產業園區和現代國際物流園區建成投運。
隨著平臺建設趨于完善,我省蓄力發展的方向更加聚焦,取得的成效更加凸顯。
——文化方面,重點打好歷史文化、生態體驗、民族風情、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工業科技“六張牌”,打響“交響絲路、如意甘肅”整體品牌,成功舉辦4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被文旅部譽為文旅融合的典范。《絲路花雨》等多臺優秀劇目和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項目赴歐亞非20多個國家舉辦演出展覽活動。積極推動中醫中藥等優勢特色產業走出去,在匈牙利、白俄羅斯等國家設立16家海外中醫中心或岐黃中醫學院,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迅速生產1.3萬副“甘肅方劑”支持白俄羅斯抗疫行動。
——樞紐方面,先后開通“蘭州號”“天馬號”“嘉峪關號”“金張掖號”國際貨運班列,自2014年以來,甘肅共開行中歐、中亞、南亞公鐵聯運、陸海新通道及“中吉烏”中亞新通道4向5條國際貨運班列,累計貨運145.6萬噸,貨值26.4億美元,為穩定國際貿易供應鏈發揮了積極作用。甘肅獨有的南亞公鐵聯運特色班列發運325列。
——技術方面,以蘭白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龍頭,積極開展國際技術研究、轉移、培訓合作,認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88個,累計實施國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50多項。
——信息方面,以“絲綢之路經濟帶信息港”為抓手,建成投運蘭州新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金昌紫金云大數據中心等項目,打造以甘肅為支點,服務西北,面向“一帶一路”部分國家的信息通信樞紐。
——生態方面,一方面立足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定位,推進祁連山、黃河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治理,另一方面堅持走綠色發展新路,設立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生態產業占GDP比重達24.2%,“兩山理論”深入人心、成效明顯。
視野打開,豁然開朗,“朋友圈”不斷擴大,合作共建的氛圍日益濃厚。我省與四川、重慶、廣西、海南、浙江、內蒙古、青海、陜西等相關省份簽署經濟社會合作協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商務代表處13個,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關系。甘肅與40個國家建立了63對友城,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建立了27對友城。全省39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79個國際營銷網點,主要分布在尼泊爾、俄羅斯、泰國、哈薩克斯坦等22個國家和地區。金川公司印尼紅土鎳礦項目、天水華天科技馬來西亞集成電路封裝項目等一批“走出去”項目進展順利。
2014年以來,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貿易額1074.04億元,占貿易總額比重達36.2%,持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記者沈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