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1-19
- 點擊:1558
-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編者按:以工代賑是集就業促進、基本建設、應急救災、收入分配、區域發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幫扶政策,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提高農村低收入群眾工資性收入水平、提升就業技能、激發內生動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為推薦工作典型、交流做法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從各地遴選了一批以工代賑典型案例,現予以推介。
近年來,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關于以工代賑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文件要求,積極搶抓政策機遇,按照“守初心、重謀劃,抓前期、督建設,促就業、增收入”的思路,積極推動謀劃儲備、落地實施、紅利釋放,充分發揮“賑”的功能作用,有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守政策初心,深化“謀”的水平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深刻把握以工代賑政策內涵,堅守“賑”的初心,始終把組織群眾務工、勞務報酬發放、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推進項目的重要抓手,對發放比例高、帶動人數多、增收效益好、組織能力強的項目,優先儲備、重點支持。按照“先有群眾、后有項目”的原則,對群眾就地就近務工需求摸底調查、登記造冊,優先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易致貧返貧監測戶、受疫情影響滯留勞動力“四類”對象創造就業崗位。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科學謀劃2022年以工代賑項目144個,下達財政提前批資金支持項目36個,安排資金18220萬元,占下達資金的41%。嚴格開展儲備申報項目前置性審查,制定《以工代賑示范項目省級前置性審查表》,對“賑”的作用是否落實、勞務報酬測算和務工組織是否可行、前期手續是否完備、資金投向范圍是否合規等情況,逐條逐項核對完善,從源頭上提高項目儲備質量。
堅持政策引領,優化“落”的舉措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聯合8部門印發《關于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實施方案》,在“管總”上會同11家省直部門建立省級溝通協調機制,在“推進”上建立按月調度機制,在“統籌”上分行業領域對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實施定期調度機制,不斷健全督促項目落地實施的制度體系。印發《甘肅省“十四五”以工代賑工作方案》,充分總結應用2021年項目規范提升中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的有益經驗,推動形成規范實施的長效機制。組織召開全省政策培訓視頻會,對13個市州、84個縣區的220名業務骨干進行政策培訓,指導各級干部在學懂吃透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嚴格規范管理實施。積極開展省級檢查、市縣自查,對標對表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重點檢查務工組織、勞務報酬發放、技能培訓等,認真查找短板弱項,發現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2021年實施的171個以工代賑項目,已完工141個,完工率為82.46%;已帶動當地農村群眾9552人參與項目建設,累計發放勞務報酬11320萬元,占中央資金的17.57%。
堅定政策導向,強化“酬”的成效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緊緊圍繞組織群眾務工、增加群眾收入實施項目建設,及時發布用工信息,精準確定務工人員,優化工資發放流程,按期結算勞務報酬,規范統一發放臺賬,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公告公示制度,并將勞務報酬支付標準、金額和發放名冊作為項目竣工驗收的重要內容。指導市縣加大統籌整合、地方配套和其他資金投入力度,將中央資金重點用于發放勞務報酬,在確保勞務報酬發放金額不低于中央資金15%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發放比例。如,古浪縣2021年通過整合其他資金共同投入八步沙區域防沙治沙以工代賑示范基地項目,將以工代賑中央資金重點用于發放勞務報酬,帶動周邊群眾防風治沙。甘肅省積極爭取實施以工代賑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試點示范項目,探索拓展賑濟方式,通過就業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設置、資產折股量化分紅等方式,更多搬遷群眾實現了就地就近務工、提升了勞動技能、穩定了就業增收,以工代賑資金“乘法”效應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