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8-29
- 點擊:0
- 來源:新甘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曹立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新征程上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細化提出了我省經濟體制改革的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安排部署,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全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丁巨勝。
記者:如何立足省情實際,有效激發市場經濟動力活力?
丁巨勝: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實現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一方面,需要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更多“頂天立地”的一流企業;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辦法,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需要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和做法,建立招商引資政策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級報備工作機制,拓展公共資源交易“全省一張網”建設,以良好環境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記者:如何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帶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丁巨勝: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一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健全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的有效機制,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二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扎實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制定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支持政策,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三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聚焦新型儲能、重離子裝備、量子科技、同位素靶向藥物等領域,編制實施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產業發展新賽道,加快塑造發展新優勢。
記者:如何健全完善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更好發揮投資對穩增長、優供給、調結構的關鍵作用?
丁巨勝:高質量項目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需要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發揮好政府性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緊盯國家重點投向和支持領域,更大力度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惠當下、利長遠、功千秋的重大項目建設。二是多措并舉促進民間投資。健全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體制機制,用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領域項目建設,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三是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和要素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項目和資金走,強化土地、用能、資金等要素保障,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加速項目審批落地實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如何發揮經濟綜合部門職能作用,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在我省落地落實?
丁巨勝:重大戰略既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任務,也是我省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當前,在加力推動“十四五”規劃后半程實施的同時,需要把握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前瞻謀劃“十五五”時期發展思路和重大任務、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項目,切實發揮中長期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在接續奮斗中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一是以更強擔當抓保護、筑屏障。堅決扛起黃河國家戰略首倡之地的政治責任,穩步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生態環境質量、綠色發展質效,讓黃河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河。加快推進“三北”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二是以更高站位抓機遇、促開放。搶抓“一帶一路”最大機遇,完善參與“一帶一路”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政策機制,用好陸港、空港、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開放平臺,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三是以更實舉措抓重點、快發展。落實落細省委《關于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決定》,以實施“九大工程”為重點,加快提升區域發展能級,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四是以更大力度抓轉型、增綠色。以“雙碳”目標為牽引,完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加快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探索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消納利用模式,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推動“風光大省”加速向“風光強省”邁進。
乘風破浪再揚帆,奮楫前行正當時。省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部署,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加力加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貢獻發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