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24
- 點擊:0
- 來源:中國旅游報
千里戈壁,萬里塵煙,清泉一汪。
隨著暑期到來,敦煌迎來旅游熱,眾多游客來到這里,感受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截至7月5日,敦煌市日接待游客量超過2萬人次的天數已達到15天,突破2萬人次大關的日期比2023年同期提前了19天。
近期,萬眾期待的2024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萬人星空演唱會正式開演。在月牙泉畔、璀璨星空之下、雄渾歌聲之中,獨屬于大西北的激情與澎湃在這里上演,譜寫著敦煌的獨特浪漫樂章。
據介紹,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萬人星空演唱會后3周,共接待游客51.43萬人次,其中二次入園人數8.01萬人次。隨著游客數量激增,景區內的問題日漸凸顯:沙山上隨處可見破碎的塑料袋、飲料瓶、餐巾紙的碎片……
由于沙漠的特殊性,垃圾清理無疑是對保潔人員的巨大挑戰,即便是景區用類似于“笊籬”的自創拉網工具進行清理,由于景區面積大,清理任務艱巨。
游客為景區“洗臉”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供圖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別出心裁,推出“游客為景區‘洗臉’,景區送禮物留念”的環保清理活動,由景區給游客發垃圾袋、送小禮品,鼓勵游客撿拾垃圾。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在開展游客為景區“洗臉”活動的短短3天時間內,發放垃圾袋4000余只,參與人數近萬人次,其中包括一些小朋友,積極踴躍參與,尤其在后面換取到紀念品,表現得異常欣喜。這是景區人為應對挑戰的創新之法,也是景區對環境治理責任心的體現,更是客人文明旅游的體現,是群眾智慧的表達。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么有意義的環保活動,以前只聽說過把垃圾變廢為寶,這次來到景區真實地感受到這句話,也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來自北京參與研學旅游團的李羚瑞說。
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景區工作人員積極引導,與市民游客互動,避免其產生為景區清理垃圾的抵觸情緒。
“這個活動并不單單是為了撿垃圾、送禮物這么簡單,而是在倡議廣大游客在景區游玩自覺地保護好環境,把環保意識印在人們的心里。”此次創新之舉不僅有效緩解景區的清理壓力,還能調動游客參與景區環保的積極性。收集到景區內的垃圾時,景區工作人員會向參與者贈送帶有敦煌元素的紀念品。當游客拿到紀念品的那一刻,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魅力有了具象化的體現,市民游客也會認為這是景區給予的獎勵,讓單純的旅游變成和鳴沙山進行精神交流的特殊體驗方式。
有業內人士認為,旅游法中提到,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這種環保模式,讓市民游客主動參與進來,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好感度,提升了景區的整體品牌形象。游客在享受自然風光、體驗文化魅力的同時,化身成為景區環境的守護者,增強了環保意識,營造出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類似“垃圾換禮品”的舉措,不少景區在傳播文明旅游上也別有創意。陜西西安城墻景區創新文物保護、文化傳承和文明引導方式,組建了城墻禮儀方隊“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務隊,將古代禮儀和傳統文化融入文明旅游,讓獨具歷史韻味的西安文明之風以創意互動的形式體現,讓文明引導變得有趣而自然;江西武功山景區依托物質獎勵機制,讓游客通過撿拾景區垃圾的方式,換取相應獎品……
此外,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為應對高溫天氣和旅游高峰帶來的雙重考驗,在保障景區衛生的同時,新加裝了先進的霧森噴淋及防塵噴霧系統,并定時定量在景觀道路上灑水,有效降低景區內地面溫度和沙粒飛塵,給游客提供舒適的環境,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
同時,景區為讓自駕的游客錯峰入園,順利進入景區,還在中門停車場飽和后將游客分流至東、西門入園。由于統一管理,游客會在進入景區后乘坐一票式(一次購買,全線游覽)擺渡車,游客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單程和往返。
和眾人一起為景區“洗把臉”,蘭州市高二學生陳夢婕說,這一次的鳴沙山之行特別難忘。(文/牛瑩 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