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2-19
- 點擊:0
- 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網站
2025年正值中國農歷蛇年,一場別開生面的古動物化石展在蘭州黃河樓開幕。展覽以“黃河之畔的遠古哺乳動物”為主題,通過環境再現、現場還原、多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走進黃河流域遠古生態系統的壯麗圖景,感受地球生命演化的神奇歷程。
展覽亮點:四大動物群再現遠古生態
本次展覽的核心內容圍繞黃河流域的四大古動物群展開,分別是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這些動物群代表了不同地質時期的生物多樣性,展現了黃河流域在遠古時期的獨特生態面貌。
1.巨犀動物群。巨犀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之一,體型龐大,肩高可達5米。展覽通過巨犀化石和復原模型,生動再現了這一龐然大物的生活場景,讓觀眾感受到遠古時代的震撼力量。
2.鏟齒象動物群。鏟齒象因其獨特的鏟狀下頜而得名,是黃河流域遠古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展覽通過精美的化石展品和多媒體互動,展示了鏟齒象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帶領觀眾走進這一神秘物種的世界。
3.三趾馬動物群。三趾馬是馬類進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展覽通過三趾馬化石和復原模型,展示了這一物種的演化歷程,讓觀眾了解馬類從遠古到現代的進化故事。
4.真馬動物群。真馬是現代馬的直系祖先,展覽通過真馬化石和互動體驗,展示了這一物種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讓觀眾感受到黃河流域遠古生態系統的豐富多樣性。
互動體驗:身臨其境的史前穿越
為了豐富游客的參觀體驗,展覽特別融入了多元化的互動元素。觀眾不僅可以在展廳內近距離觀賞化石展品,還可以通過互動體驗墻,身臨其境地穿越到史前時代,與古動物進行“親密接觸”。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方式,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遠古的黃河流域,目睹這些古動物的生活場景。
此外,展覽還設置了多媒體互動區,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屏、VR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深入了解古動物的體型結構、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這種互動式的展示方式,不僅增強了展覽的趣味性,也讓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豐富的科學知識。
文化盛宴:化石與建筑的完美融合
展覽現場,精美的化石展品與蘭州黃河樓的宏偉建筑相得益彰,為游客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黃河樓作為蘭州的標志性建筑,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古動物化石展的主題完美契合,營造出一種時空交錯的美感。
許多游客表示,通過參觀展覽,他們對黃河流域的自然歷史和文化遺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展覽不僅展示了黃河流域遠古生態系統的壯麗圖景,也讓觀眾感受到地球生命演化的神奇歷程,激發了人們對自然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
“黃河之畔·遠古對話古動物化石展”不僅是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生命之旅。通過這些珍稀的古動物化石,觀眾得以窺見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感受到黃河流域遠古生態系統的壯麗圖景和生物多樣性的豐富面貌。展覽的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蘭州的文化旅游業態,也為游客提供了一次難忘的科普體驗。
展覽將于每天10:00-20:00持續展出,歡迎廣大游客前來參觀,共同見證這場穿越時空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