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5-07
- 點擊:0
-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隨著我國文化藝術事業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文化藝術領域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歷史價值。檔案工作中的原始記錄、相關資料的完好保存以及對其正確運用,對行業與從業者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甘肅省文化藝術檔案館對全省各地的戲劇院團、藝術家個人檔案、口述記錄項目的推進,正是甘肅省藝術檔案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與措施。
甘肅省文化藝術檔案館一角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遴選的一批代表性文化藝術作品及優秀的人才檔案一一陳列并存檔。近日,甘肅省文化藝術檔案館開辦主題為“載道存真·厚德流光——檔案里的甘肅文化藝術”的展覽。
在展廳柔和的燈光下,一張張圖片、一個個節目單、一沓沓文字資料、一盤盤老式唱片、一本本著作,讓人目不暇接;音樂、舞蹈、雜技、戲劇……但凡舞臺藝術類的“歷史積累”均有展示與存檔。想了解過往的劇本,可以當場查詢;想聽一段老唱腔,即可在傳統唱片機上播出;秦腔、隴劇、話劇、歌劇、舞劇、雜技劇、音樂劇等,劇種繁多,樣樣精彩。從當年的《在康布爾草原上》《楓洛池》《遠方青年》《向陽川》《滾滾的白龍江》《西域情》到人們熟知的《絲路花雨》《西安事變》《南天柱》《西出陽關》《大夢敦煌》《駱駝祥子》《官鵝情歌》等,均能觸動我們對不同時期甘肅戲劇輝煌的歷史記憶,而1994年在蘭州成功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的圖文介紹更讓人們心中蕩起難以忘懷的暖意。
同時,在展廳也可感受到一些人們尚不太了解的藝術檔案工作的紛繁、艱辛與嚴謹。檔案工作者用文、圖、光、樂訴說甘肅管弦藝術色澤斑斕的聲韻傳承,以現代科技手法與原始守護方式相互融合再現甘肅戲劇藝術風采,以檔案的形式熱忱講述多姿多彩的甘肅故事,謳歌一代代在隴原大地上成長并作出重要貢獻的藝術家及其背后鮮為人知的藝術軌跡和磨礪。“讀史明智,鑒往知來”,這是人們共同的生活經驗。甘肅文化歷史的厚重與輝煌既源自一代代隴人在生活中的獨到創造,也得益于文化藝術檔案工作者的真實記錄與科學管理。
檔案工作者還格外重視“個人口述記錄項目”。該項目負責人表示,“藝術家講述自己的經歷本身就構成了歷史真實的一部分。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藝術感悟,訴說往事時的舉手投足和對特定年代的回憶,在更久遠的將來會更有意義。”口述歷史,能讓被采訪者和采訪者都進入藝術史冊的深處,彌補書面文獻檔案的不足,真切地為歷史研究、文化傳承和社會記憶保存提供鮮活的素材。(文/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