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23
- 點擊:2088
- 來源:酒泉日報
全媒體記者 周愛玲 通訊員 魏曉燕
“酒泉洋蔥”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肅州區外銷的主要農產品。
“這是5000畝洋蔥種植基地。今年洋蔥價格好于往年。最近,在商務部新認定的105家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肅州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洋蔥)名列其中,這是今年全省唯一被認定的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這將推動全市洋蔥產業蓬勃發展,有效提升全市農副產品知名度。”酒泉農副產品流通協會會長邢向東說。
據了解,今年,我市洋蔥種植面積約12萬畝,肅州區有7萬畝,黃、紅洋蔥畝均產量8.5噸(黃洋蔥每噸900元至1000元,紅洋蔥每噸1600元至1700元)。借助肅州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酒泉洋蔥“坐”上火車,走出國門。
洋蔥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近期,在肅州區下河清鎮洋蔥種植點,務工人員正在采收洋蔥。
下河清鎮五壩村10組村民張帆種植7畝洋蔥,年收入5萬余元。“我種洋蔥有好幾年了。今年洋蔥價格好,我們按每畝550元的價格承包給別人采收。”張帆說。
我市是全國最大的洋蔥種植、加工、流通、出口等一體化產業基地,是河西走廊鮮洋蔥、脫水洋蔥集散地。肅州區作為我市最大的洋蔥生產基地,至目前,已建成16家脫水蔬菜加工廠,脫水洋蔥銷往山東、江蘇等地,外銷至歐美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鮮洋蔥主要出口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我市蓬勃發展的洋蔥產業催生了一批批洋蔥“經紀人”。
洋蔥“經紀人”帶動洋蔥產業發展
如今,肅州區洋蔥以“‘經紀人’+農戶+協會”的方式抱團發展。訂單農業解除了農民種植洋蔥的后顧之憂。
下河清鎮五壩村10組農戶胡興錄種了18畝黃洋蔥,畝均收入8500元。胡興錄還是個洋蔥“經紀人”,從事“經紀人”工作能給他帶來10萬余元的年收入。
“我們通過酒泉農副產品流通協會,把外面的經銷商引進來,把本地的優質洋蔥賣出去,擦亮‘酒泉洋蔥’的品牌。”胡興錄說。
經過多年發展,洋蔥產業已成為肅州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下一步,肅州區將在洋蔥培育技術、品牌、質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發揮基地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肅州區商務局干部劉詠薇說。
不斷延伸產業鏈
酒泉敦煌種業百佳食品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有加工洋蔥粉、洋蔥片、洋蔥粒等。
據了解,酒泉敦煌種業百佳食品有限公司擁有1.4萬畝的洋蔥生產基地,干洋蔥年產量6000噸,年加工鮮洋蔥4萬噸至5萬噸。2020年,公司出口創匯823萬美元,公司加工的干洋蔥產品90%用于出口。
“至目前,公司來自國外的客戶訂單有3000噸。肅州區被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洋蔥),將提升‘酒泉洋蔥’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品牌競爭力。”酒泉敦煌種業百佳食品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張淼說。
因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酒泉洋蔥硫含量高,加工后的洋蔥干具有豐富的辛香口味。
“今年,肅州區洋蔥產量預計60萬噸。我們將搶抓肅州區被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洋蔥)這一機遇,不斷延伸洋蔥產業鏈,讓更多消費者吃上酒泉洋蔥。”邢向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