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06
- 點擊:1845
- 來源:甘肅日報
傳承·創新·合作
——2021年服貿會甘肅館掃描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圖案優美的敦煌壁畫文創作品、工藝精湛的天水手工雕漆、聲名遠揚的佛慈制藥產品……走進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甘肅館,琳瑯滿目的甘肅特色展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國際展會。隨著展會的持續,甘肅文化、甘肅產品、甘肅服務正通過甘肅館這扇窗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人加深了對甘肅的認識與了解。
一
國家會議中心服貿會綜合展區負一層的展區內云集著全國各省區市的地方展館,以藍白兩色為主色調、充滿濃郁文化底蘊的甘肅館在眾多地方展館中頗為引人注目。
在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研學老師朱忠林的指導下,北京市民李釗穎用畫筆蘸了蘸礦物顏料,在一塊特殊的“畫板”上創作起了“敦煌壁畫”。
這塊“畫板”20厘米見方,由復合板、麻刀泥、澄板土、沙子、毛發纖維、強纖維和膠組成,表面白色的石灰層上,淡淡勾勒了一個“飛天”人物輪廓。李釗穎的畫筆正在為“飛天”著色。
“這是我們敦煌研究院在服貿會上推出的敦煌壁畫創作體驗,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壁畫的創作過程。”朱忠林說。
在這次服貿會上,敦煌研究院還帶來了做工精美、質地優良,印有九色鹿、飛天等圖案的單肩包、絲巾,并在展臺擺放了一套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莫高學堂叢書》。
“希望通過服貿會,讓敦煌文化進一步走入尋常百姓家。”朱忠林說。
第一次體驗“敦煌壁畫”的創作,李釗穎既興奮又仔細,不時向朱忠林請教顏色的搭配技巧。
“每一幅壁畫的背后都有一個優美的故事。”李釗穎說,自己去過一次敦煌,覺得敦煌文化很有神秘感,可謂博大精深。
“希望甘肅能夠對敦煌文化進行進一步挖掘,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文創作品。”她說。
二
敦煌研究院展臺的一旁,讀者集團旗下讀者甘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慧君正向一位參觀者介紹由徐晉林策劃、趙曉星撰稿,歷時3年創作的原創手工書——《走進敦煌沙漠》。
這部文創作品以沙漏版畫作封面、藏書票為主要內容,集互動體驗、藝術品收藏和功能拓展于一體。
“人們一想到沙漠,就能想到敦煌鳴沙山,所以我們在沙漏版畫里特意封裝了鳴沙山的沙粒。”張慧君說。
此次服貿會,讀者集團帶來了圖書、文創、電子等三個大類上百種產品。
在張慧君看來,甘肅是文化大省,文化產業又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深度挖掘悠久的甘肅文化,不斷創新,推出符合時代潮流的產品,將極大地推動甘肅服務貿易發展。
在甘肅館,創新不僅僅只表現在文化領域。
在甘肅館展示的文化旅游、中醫中藥、智慧城市、技術服務、牛肉拉面5大板塊中,處處都體現了甘肅人的創新精神。
“這是佛慈最新推出的代用茶、水果茶系列,希望在這次服貿會上得到充分展示。”佛慈制藥旗下蘭州佛慈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維,指著佛慈產的玫瑰花茶、金桔百香果茶、羅漢果雙花茶等最新產品說。
佛慈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企業,曾首創了中藥濃縮丸劑型,開了中藥工業化生產先河。佛慈產的六味地黃丸、清氣化痰丸等中藥濃縮丸,行銷海內外。
“制藥行業競爭激烈,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實現長久的發展。”黃維說。
三
“帶來17件貨,賣得只剩下3件了。”甘肅隴萃堂營養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丹說。
在這次服貿會上,隴萃堂重點展示的是該公司推出的方便“牛肉面”。
“有沖泡型也有水煮型,與傳統方便面最大的不同是盡可能地還原了蘭州地道牛肉面的味道。”王丹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產品,隴萃堂已參加了消博會、糖酒會等各種展銷平臺,目前展品已銷往全國22個省區。“不久前,還開始向加拿大方面進行了小批量供貨。”王丹說。
借助大平臺,積極走出去,成為參展甘肅服務貿易相關企業的共識。
“這兩天,已經與不少國內外客商建立了聯系。”天水飛天雕漆工藝家俱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頡家瑞拿著一沓名片說。
作為天水傳統工藝品牌,飛天雕漆曾是當地創匯主要的企業,后來受銷售渠道變化影響,飛天雕漆產品出口量逐年減少。
“參加服貿會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積極建立新的外銷渠道,增加飛天雕漆產品的出口額。”頡家瑞說。
第二次參展服貿會,飛天雕漆的準備十分充分。
“不僅展示了首飾盒、擺件、屏風,還帶來了新創作的雕漆油畫掛屏,準備了PPT。”頡家瑞說。
傳承、創新、合作,甘肅服務貿易企業正以新的姿態熱情擁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