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1-11
- 點擊:1790
- 來源:甘肅日報

溫室內種植的瓜果成為熱銷產品。
技術人員正在人參果種苗組培脫毒快繁實驗室里查看苗胚生長情況。
溫室內多達20多個品種的精品小番茄長勢良好。
主播帶貨拓寬了溫室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東匯戈壁雪潤農產品冷鏈貯藏及物流集散中心工作人員加工農產品。
南翔園藝溫室里各類花卉競相開放。
中國—以色列(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的功能覆蓋戈壁農業示范、高效節水裝備制造、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系統研發、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物流貿易5大領域。
冬日的河西走廊,寒風刺骨,但位于酒泉市戈壁深處的日光溫室里卻是一派春意盎然。
清晨,葛亮和他的同事早早來到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的大棚里,面對面、手把手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今年39歲的葛亮是肅州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的業務股長,自2010年以來,他幾乎全程參與了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總寨、東洞園區規劃、建設及所有的技術創新、示范推廣等工作。十多年來,在戈壁園區推廣了有機生態無土栽培、蔬菜穴盤育苗、病蟲綠色防控、熊蜂授粉、日光溫室標準化建造、輕簡化栽培技術、智能化控制等實用技術,為戈壁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推動了產業發展的健康、快速發展。
葛亮說,戈壁生態農業已從最初的探索發展,到了現在規模穩步提升、提質增效的階段,產品已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現在,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倉儲、冷鏈物流配套建設及提升組織化生產是關鍵,必須“組團發展”。
戈壁農業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如今在當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家鄉。劉世雄是東洞鎮戈壁農業種植戶劉喜來的兒子,他大學畢業后原本在武漢找到了穩定的工作。2018年,他看到家鄉的變化后毅然辭職,返鄉和父親一起經營戈壁農業,主要負責技術和銷售工作。如今,劉世雄家的大棚已經種植26種番茄,應用了10多種育苗技術,是酒泉戈壁農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和酒泉戈壁生態農業研究院的試驗示范棚。為此,劉喜來、劉世雄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和父子標兵。
“小劉,馬上要過年了,我多訂些‘巧克力’‘酸甜果’‘黃天使’‘桃太粉’……”客戶給劉世雄打來電話,提前預訂他們種植的高品質水果番茄。劉世雄一邊答應,一邊笑呵呵地往運輸車上分類裝運番茄。
金塔縣大莊子鎮頭墩村種植戶李思武、茍象蘭夫婦正在給慕名而來的游客采摘小金瓜,歡聲笑語不時從大棚里傳來。
“看慣了的戈壁灘,如今建起了一排排大棚;昔日的荒灘堿地,現在變成了咱們農民的‘聚寶棚’。”李思武欣喜地說。
玉門市清泉人參果種苗組培脫毒快繁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正在查看苗胚生長情況。2018年以來,玉門市以高標準建設清泉鄉戈壁人參果產業園,目前已有1000多座溫室種植人參果。人參果產業逐漸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自2008年發展戈壁農業以來,經過初創探索、拓展壯大、技術提升三個發展階段,酒泉市立足地域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基礎優勢,充分發揮戈壁生態農業高效節水、技術集成、產量高、效益好的特點,著力健全戈壁生態農業生產體系、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取得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致富的效果。
目前,酒泉市開工建設戈壁農業產業園和示范點106個,建成萬畝園區7個、千畝園區18個,戈壁農業累計達11.7萬畝,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戈壁生態農業示范區和有機無土栽培示范基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周尚業 呂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