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1-19
- 點擊:1581
- 來源:甘肅日報

12月26日上午,酒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建成通車。
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楊安韜 陳思俠
2021年以來,酒泉市立足風能光熱資源稟賦,傾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在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展現了大作為。全市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科學精準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促進上下游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動力。
喜事連連 酒泉市各項事業加速跑
2021年12月15日,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酒泉市獲“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2017—2020)”榮譽稱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市州,成功創建全省唯一的“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受到黨中央表彰。近年來,為加強平安城市建設,酒泉市建立黨政主導、屬地主責、部門主管的領導責任體系,成立由各級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行業領域全覆蓋的平安酒泉建設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十組”,形成了四級書記聯抓、成員單位聯動、專項組靶向攻堅的平安酒泉建設組織體系,全面構建起以平安村(社區)為基礎、平安行業為支撐、平安縣市區為基本面的“大平安”工作格局。
2021年12月26日,酒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開通運營,標志著酒泉市實現縣縣通鐵路。酒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工程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大鐵路建設項目。線路共設酒泉、肅州、金塔、東風南等8座車站,設計時速120公里,線路全長242公里。酒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承擔著酒泉市肅州區、金塔縣與內蒙古額濟納旗以及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地客貨運任務,對推動區域經濟互融、加快航天文化旅游、促進酒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12月29日,以“新發展理念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1第十六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暨首屆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隆重舉行,玉門市斬獲“2021年度中國高質量發展百佳示范縣市”獎。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近年來,玉門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揚“鐵人”精神,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把深化“一處跑、跑一次”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一把手”工程,對標國內一流,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玉門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縣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成為我省唯一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市”的縣級市,為西部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本。
喜報連連,彰顯了酒泉市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也折射出酒泉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引領推動區域創新發展、全力打造“一城五區”、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取得的實質性成果。
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敦煌首航節能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綠色引領 工業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以“莫高窟”“月牙泉”聞名于世的敦煌,除了作為龍頭產業的旅游業,還擁有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等諸多“高新尖”的新能源產業,是“國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
2022年,敦煌市將進一步壯大新能源產業,實施4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大成70萬千瓦綜合能源、沙州750千伏變電站、184.5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等項目。未來五年,敦煌市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緊緊圍繞“雙碳”目標,加速推進敦煌國家級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打造500萬千瓦級多能互補新能源綜合示范基地,探索組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聯合體,統籌推進光伏、光熱、風電、儲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構建新能源電力消納體系,科學規劃電力輸出廊道,爭取“隴電入滬”工程在敦煌布局。引進綠色用能企業,擴大新能源電力在供熱、交通、旅游等領域的高比例應用,著力打造“低碳城市”。
新能源產業即將成為推動敦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型產業之一,這是酒泉綠色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酒泉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搶抓“雙碳”重大機遇,持續推進新能源基地建設,堅持風光電資源配置和規模開發、產業鏈構建一體化發展,酒湖±800千伏輸變電工程、常樂電廠一期、首航光熱項目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建成投運,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全面建成。加快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和監管能力建設,金塔北河灣、玉門東鎮和老市區、瓜州柳溝4個化工集中區通過省級化工園區承載能力評估,精細化工和煤化工產業迅猛崛起,馬鬃山礦產品采選冶煉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清潔能源、化工產業、礦產品加工等同步發展、多點開花的產業集群。
在工業園區建設上,玉門東建材化工工業園打造蒸汽項目,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率先在全省實現“一區一熱源”目標,工業園逐步形成了“工業余熱+太陽能”集中供汽綜合解決方案,正在實現園區循環發展、綠色發展。
2021年,酒泉市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5%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好于上年同期,工業經濟穩步增長,新增規上企業55戶,占全省新增規上企業四分之一以上,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左右,實施各類項目1101項,省列重大項目開工率100%,投資完成率127%,綜合考評排名全省第一,被省政府授予高質量發展貢獻獎。尤其是新能源再啟大規模開發,實現并網411萬千瓦,達到新能源基地建設至今12年以來的近40%,風光電裝機累計達到1662萬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酒泉市在招商引資環境營造上,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持續開展“三減一優”(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優化流程),對市級大廳辦理的243項高頻事項進行流程再造,共精簡材料223份,減少環節96個,壓縮辦理時限787個工作日,總體時限壓縮率達69.6%,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能和辦事效率,營造了效率高、服務優、體驗好的政務服務環境。《“酒事快、泉辦好”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改革成果案例在中國信息協會承辦的2021數字政府論壇上榮獲“2021數字政府管理創新獎”。
與此同時,酒泉市不斷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促進公共資源交易配置效率和效益顯著提升。利用“網上開評標系統”,所有項目全部實現了在線不見面開標,各方交易主體“線下不見面、線上面對面”,實現了交易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研發了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服務平臺“鏈易見”系統,對交易全流程全節點完整記錄、統一存證,為投標、開標、評標全過程操作行為追溯、異議處理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實現了行業主管部門和投標人在移動端進行在線審核、數據核對和投標登記等遠程辦理,為企業落戶酒泉提供“保姆式”服務。
在《中國共產黨酒泉市第五次代表大會報告》中,酒泉市委書記王立奇表示,未來五年,酒泉市將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攻堅戰。繼續樹立狠抓工業、狠抓招商的導向,力爭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以上,工業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
確定的目標任務,為酒泉市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酒泉市在搶抓“雙碳”重大機遇,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上,將堅持基地化推進、大電網外送、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構建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綠色能源體系,建設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鏈,建成全國新能源產業示范區。建設新能源發電大基地,持續擴大新能源發電規模,確保新增新能源電力裝機2000萬千瓦,力爭突破4000萬千瓦。同時,守牢安全環保紅線,堅持高端化、精細化、差異化發展方向,建設現代化工基地,力爭產值突破500億元,支持玉門油田石化產業擴容升級,推動煉量擴容、高端油品改造,謀劃建設商業石油儲備庫、天然氣戰略儲備中心等項目,建設中巴經濟走廊能源服務保障基地和石化產業優先承接地,壯大現代化工產業集群,堅持錯位發展;依托玉門東鎮、玉門老市區、金塔北河灣等園區,加快發展基礎化工產業和高端化學品產業,推進煤化工產業改造升級;依托瓜州柳溝園區,加快發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產業,推動各園區形成相對完整的循環產業鏈,構建分工有序、優勢互補、配套完善的產業發展格局。
肅州區東洞灘光伏產業園。
玉門油田紅色旅游景區——玉門煉化廠。
項目建設 撐起經濟發展的脊梁
2021年,酒泉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市新建重點項目實現了謀劃對接早、開工項目多、復工復產推進迅速,形成了產業勃興、逆勢上揚的喜人氣象。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
2022年,酒泉市將全面準確把握酒泉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切實擔負起服務保障國家大戰略和引領推動區域新發展的重要使命。酒泉市明確提出,要更加注重發揮投資拉動作用,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不利形勢,持之以恒建項目、抓招商,制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清單、市級領導包抓重大項目清單、重大前期工作項目清單和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清單,狠抓項目謀劃和資金爭取,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最大機遇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機遇,加快實施敦當高速、酒額鐵路等重大工程,打通酒泉南連青海、北連內蒙古、西連新疆南部的大通道和口岸公路通道,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不斷擴大出口規模和質量,吸引東進西出的產業在酒泉聚集、產品在酒泉加工,力爭外貿出口額年均增長10%以上。堅決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緊緊抓住新一輪東部產業轉移的機遇,圍繞十大綠色生態產業招大引強、招高引新、補鏈招群。”這是酒泉市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目標。
酒泉市牢牢把握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緊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圍繞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建議。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各縣市區、各部門各單位、重點企業和基層一線開展調研,先后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工業發展座談會、農業發展座談會、第三產業和社會事業發展座談會等一系列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確定了未來五年全市工作的總體思路:立足一個定位,堅持兩極聯動,實施四大戰略,創建六大示范區,全方位推動酒泉高質量發展。
從發展形勢看,工業強市是推動酒泉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首選和最大支撐。這需要酒泉市在承接中東部產業梯度轉移中進一步提速,聚焦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條,提供更多的政策紅利和項目資金支持。
在深入分析、精于研判、敢于搶抓機遇的基礎上,酒泉市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讓項目成為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一場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條現代化的攻堅戰,正在酒泉大地上拉開帷幕。而酒泉市也從國家產業導向上找準了契機,“一帶一路”建設縱深推進、中東部產業梯度轉移、“兩新一重”建設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帶來了更多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的政策紅利。特別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系列重大利好紛至沓來。
“十四五”時期,國家將完成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主要是對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或搬遷進入規范的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酒泉市正是理想的化工產業轉移承接地;《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在西部地區打造若干產業轉移示范區,穩步開展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升級示范項目,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這也與當前酒泉市的產業發展重點相契合;為實現“雙碳”目標,國家能源局明確自2021年起今后每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不少于1億千瓦,酒泉市作為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可開發的空間潛力巨大,完全有條件抓住機遇,實現新能源產業的再次繁榮和提檔升級。
“在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上,玉門市充分發揮玉門經濟開發區省級化工產業集中區優勢,持續引進農藥原藥及醫藥成品藥項目,建成高附加值農藥、醫藥化工產業園區,構建了化工產品供需平臺,實現了石油化工、煤化工與精細化工產業鏈的互聯互通,推動精細化工向清潔化、規模化、循環化發展。”玉門東建化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李建軍說。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酒泉市迎來了工業經濟蓄勢發力的沖刺期,預計到“十四五”末,綜合實力將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將在全省位次前移;到2035年,酒泉將建設成為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擔起全省經濟發展戰略支點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