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2-21
- 點擊:0
- 來源:隴東報
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討論分析監測數據變化情況。?慶陽融媒記者?路世玲?攝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慶陽融媒記者?俄少飛?攝
慶陽融媒記者?劉萍凝
2021年12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正式批復同意甘肅省啟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設立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兩年來,慶陽市把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實施“東數西算”工程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機遇、最大政策、最大平臺、最大增量,緊緊圍繞“五數”工程和建設80萬標準機架算力的總體目標,在建平臺、落規劃、抓招商、布項目、聚要素、擴算力、提效率等方面持續采取一系列措施,省市協力、政企合作,形成了高質量打造面向全國算力保障基地的良好發展態勢。如今,“東數西算”的“四梁八柱”架構初步搭建,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工作取得多方面突破,慶陽正在逐步繪就數算電產業融合發展的波瀾畫卷。
大平臺承載
打造高規格產業園區
近日,歷時16個月建設的中國電信“東數西算”國家樞紐慶陽算力中心項目已順利完工并具備生產能力,這標志著我市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數據中心開始投入使用;由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建設運營的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為我市新能源、高耗能企業及“東數西算”園區數據中心企業數據接入提供基礎平臺,目前已接入全市重點用能企業34家;由天津提爾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國首個國產化單相浸沒液冷智算數據中心建成投產,總算力超過143匹,累計完成投資4億元……為打造“東數西算”大數據產業集群,我市堅持“大平臺承載”,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全面推開。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占地近1.7萬畝、總投資77億元,將開展“數網、數紐、數鏈、數盾、數腦”5大工程建設,以智能計算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算力資源統一調度和輸出,重點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提供視頻渲染、人工智能模型訓練、AI仿真等算務服務。以智慧和零碳為理念,“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堅持高標準、高規格打造,構建“兩軸、兩心、六片區”基本框架,確立了園區“1+1+N”規劃體系,委托國家頂層專業機構完成了園區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和電力、路網、智慧園區、算力網絡、市政基礎設施等N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指導園區產業合理布局和支撐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目前,園區總體規劃、產業整體規劃和多個專項規劃體系全面完成,一期2070畝土地報批、征遷全部完成,園區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按照規劃,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產業布局主要有樞紐資源調度區、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基地、配套服務區,智算、智能、智產產業承載區共六大功能區塊。
“‘東數西算’產業園區作為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區,突破了水電路等自然要素物理聚合,實現了空間要素立體緊耦合;突破了碳排放制約,形成了源網荷儲技術路徑;突破了產業形態限制,打造了產城融合、一體化布局新模式,全面塑造園區要素匯聚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眹覕祿行募海ǜ拭C·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董宗謀說。
多元化協同
推進數算電產業融合發展
慶陽風光電、油煤氣并存,資源優勢明顯。結合慶陽數據中心集群80萬機架的清潔能源供應需求,通過全面整合優化集群內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等資源要素,慶陽市率先實踐“源網荷儲”一體化理念,打造“源網荷儲碳數”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推進“東數西算”工程由建算力、聚數據、育生態向數算電融合演進。
“推動算力網與電力網‘雙網’協同,以隴東換流站建設為牽引,加快建設西北電力交換中心,以此打造數算電融合樞紐中心?!笔泄ば啪志珠L丑一斐說。
慶陽市堅持“風光火氫儲核”多能互補,發揮慶陽風光電、油煤氣富集的資源優勢,整合優化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要素,加快2220萬千瓦風光電開發和600萬千瓦煤電建設。以隴東換流站為牽引,加快“2+11+22”(2座750千伏變電站、11座330千伏變電站、22座110千伏變電站)市域電網架構建設,落地建設浙江天能、廣東易事特、上海寰泰共享儲能電站,配套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保障數據中心穩定安全運行,構建“源網荷儲碳數”互動的綠算供能系統。
引進21家算力企業,加快建設以綠色、集約、安全為特色的數據中心集群,10大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加速推進,10萬機架算力建設全面鋪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一期、提爾科技數據中心項目建成投用,秦淮數據零碳數據中心封頂。實現一年內萬卡“綠色算力”建成投用,金山云一體化算力調度平臺和燧弘綠色算力生態項目建成兩個“萬張算力卡”智算中心,開啟了AI時代慶陽打造全國最大算力生態基地和綠色算力租賃中心的新紀元。
“‘東數西算’的‘數’與‘算’之間如何實現‘來去自如’‘按需提供’,關鍵是進一步打通網絡傳輸通道。”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繼軍表示。對此,慶陽市深刻把握網絡質量對推進“東數西算”工程的重大意義,在“東數西算”工程實施最初就聯合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實施網絡直連鏈路項目,著力構建區域信息高速公路圈,改變了慶陽繞轉蘭州出省的傳統路由方式,建設由西安接通國家一級骨干網絡,打通了慶陽到西安及北上廣等重點城市全光高速直連鏈路,構建了到“成渝、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節點”的“6-8-12-15”毫秒時延圈,提升了慶陽網絡架構,極大降低了慶陽網絡時延。
目前,鄭州—慶陽—哈密和蘇州—慶陽—巴州城市算力網試驗場建設正積極推進,引進了廈門弘信、北京太一云公司,建設慶陽智能算力運營平臺項目,布局數據要素交易市場。與貴陽、鄭州大數據交易所在數據資源引流、交易等方面開展合作,探索構建數據算力領域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算力+數據+算法”一體化產業引流體系,構建千億級數字產業集群。
強龍頭引領
產業集聚效應加速形成
聚焦“智算”“智能”“智產”三條產業鏈,招商引“數”,引智育“產”,“東數西算”產業集聚效應正在加速形成。慶陽市44個市直部門和41個中省駐慶單位全員參與數字經濟招商,對接企業1506戶,簽訂協議258戶,注冊公司71戶,數字企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云集慶陽。
堅持以資源換產業、以項目擴鏈條,遠景能源、酒鋼西部重工、五菱電力、超芯電纜、龍源綠氫、山海新能、中納儲能等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項目落地實施,“東數西算”引領慶陽產業轉型升級之勢全面顯現。
堅持“示范性推進”,圍繞項目落地推進,組建服務專班,實行重大項目全過程、清單化、周調度協調推進。2023年接續實施的1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98億元,“東數西存”“東數西渲”“東數西訓”等業態持續落地。
堅持全要素支撐保障,甘肅省政府出臺支持樞紐節點建設“40條”,慶陽市配套出臺“東數西算”項目要素保障“61條”和扶持數字經濟發展“28條”,省市協同從財政獎補、稅費減免、金融支持、電力保障、算力消納等方面構建全方位的政策保障體系。
云聚慶陽,賦能千行百業,華為渲染云、電信天翼云、阿里農業云、國科量子可信云等“十朵云”落地慶陽。華為渲染云提供超3萬核的云渲染算力,實現“萬核渲一圖”,助力慶陽渲染產業發展。京東物流云建設京東5G零碳智能物流產業園和云計算創新中心,助力慶陽商貿物流智能化、服務業線下場景線上化。百度智行云部署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和自動駕駛云,助力慶陽打造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生態。阿里農業云建設釘釘數字小鎮和甘肅農業產業云,助力慶陽農業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鄉村治理及服務數字化。
截至目前,慶陽市與1506戶數字經濟企業建立聯系,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能建、秦淮數據、阿里云、百度智行、京東科技、浙江眾合等258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71戶企業在慶注冊成立全資子公司。
兩年來,慶陽舉全市之力,集內外之智,全力以赴搭平臺、落規劃,抓招商、布項目,聚要素、擴算力,與數字經濟千行百業頭部企業和院士專家攜手開創了慶陽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紀元。以構建“大數據中心+云網產業+源網荷儲多能互補+制造業+智能應用”千億級全產業鏈為目標,全力建設“一港一城兩區一基地”(國家西部數港、數據科創智城、數據融合創新示范區、紅色數據資源集聚示范區、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到2025年建成標準算力30萬機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2030年建成80萬機架、產值2700億元,構建起算力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