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31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燕星宇?魏曉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產業集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于一體,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是當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以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甘肅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之舉。
我省先后出臺《甘肅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規劃》《甘肅省“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方案(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甘肅省數字經濟發展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統籌協調數據要素、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制度先行促進數字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當前,我省數字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數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東數西算”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但相較全國而言,我省的數字產業整體水平還不高。我省要搶抓機遇,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著力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一是擴大產業規模。全盤謀劃全省特色優勢產業,形成發展數字產業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積極尋求產業增長點、結合點,加強數字產業的應用與轉化,為“數實相融”提供更多政策優惠。二是優化產業結構。整合省內數字領域優勢科研力量,形成政府引導、企業高校院所和第三方機構緊密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成果轉化與示范應用,提高數字經濟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鞏固提升電子信息制造業,加強標桿技術的聯合攻關,延長產業鏈條,不斷豐富產業類型,提升產品價值。三是多措并舉發展領軍企業。引進省內外信息領域頭部企業入駐,加快蘭州科技創新園等園區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與發展空間。積極培育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通過人才引進、技術支持等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大項目和資金扶持力度,搭建省內外合作平臺,推動企業快速成長。
多舉措降低用電成本,形成發展新優勢。落實減免“偏差考核費用”政策,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將符合條件的大數據企業納入省內電力中長期交易,組織新能源、水電等低價優質電源與其達成交易;積極推進源網荷儲、發電企業直供、新能源電力專線供電等舉措,打造數據中心集群綠色安全低成本用電核心競爭力,為招商引資布局大數據產業奠定基礎;建立省內電力資源調節機制與綠電供給制度,形成河西富余電力資源的有效利用與錯峰調配,為大數據企業降低成本,形成發展新優勢。
著力補齊短板,形成發展合力。要高位運作、整體謀劃、統籌推進全省數字產業,形成全省一盤棋、互相助力、優勢互補的發展局面,做大做強數字產業。高標準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率先打造紅色數據災備基地,實施頭部攻堅,創優機制加快招商引數步伐,加快組建“東數西算”產業研究院,形成“算力+應用”自主掌控、要素疊加、生態聚合的差異化發展效應,將慶陽數據中心集群逐步打造成“東數西算”數據融合創新示范區和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優化數字基礎設施,盡快打通慶陽大數據中心與蘭州新區、金昌紫金云等大數據中心之間的專用通訊通道,加強全省數據資源保護和開放共享,提升數據要素的流通效率和市場活力,使數據要素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明確定位、盤活存量、強化統籌,突出產業配套,充分調動蘭州新區、金昌紫金云等數算企業的發展積極性,以增強“數紐”“數鏈”“數腦”“數盾”為抓手,不斷增強算力調度和數據要素流通,助推“智算、智能、智產”三大領域發展,助力全省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
暢通人才機制,為數字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強全省數字產業所需緊缺型人才摸底考察,形成更加靈活高效的招聘機制,著力解決數算企業人崗不適、人才短缺的問題。依托省會蘭州人才教育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數字經濟相關學科建設,加大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專業的招生力度,培養數字產業有生力量。不斷增強人才聚合的吸引力,通過人才公寓、稅收補貼等利好政策,吸納數字產業高精尖人才匯聚,為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提供智力支持。發揮好隴東學院、河西學院等省地共建學校的主陣地作用,在教育經費、師資力量、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以企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增強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力度,為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作者單位:省社會科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