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31
- 點擊:1572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嘉西光伏產業園整齊的太陽能組件方陣。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呂巖
一輛輛大型貨車在平坦寬闊的道路上奔馳,一座座助力經濟發展的工廠聳立在廣闊的戈壁灘上。初春的嘉峪關市,充滿了現代化工業城市的生機與活力。
走進嘉北工業園區嘉峪關銘翔鋁業有限公司,廠房內機聲隆隆,空闊的廠區前院有序堆放著不同規格的鋁棒。
“市場上鋁貨供不應求,目前這些鋁棒已全部被商家訂購,大家眼前的這些鋁棒都是已經付過錢的。”銘翔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李東榮笑著說,公司實行以銷定產,根據用戶需求生產不同規格、不同成分的鋁棒。
嘉峪關銘翔鋁業有限公司30萬噸高端工業用鋁合金棒材項目于2021年2月試產,4月就已達到年產30萬噸的生產能力,為嘉峪關市工業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過去,東興鋁業把鋁水鑄成鋁錠,發至華東、華南地區重熔后再制成不同規格的鋁棒。現在,我們去掉了鋁水鑄鋁錠的環節,直接從東興鋁業拉鋁水進行鑄棒,不僅減少了運輸過程中鋁的損耗,也踐行了節能環保的理念。”李東榮告訴記者。
自建廠以來,銘翔鋁業有限公司緊緊圍繞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探索綠色發展新途徑,為嘉峪關市制造業創新綠色發展助力。
“我們能取得現在的成績,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現在每天能熔鑄500噸鋁水,鋁棒銷售渠道暢通,工人收入也在穩步提高。”嘉峪關銘翔鋁業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梁巖說。
近年來,嘉峪關市聚焦鋼、鋁兩條千億級產業鏈,發揮酒鋼集團與東興鋁業鏈主企業優勢,促進地企合作,聯合實施精準招商,引進下游精深加工企業,保證兩條千億級產業鏈延鏈補鏈成效凸顯。
在大力發展鋼、鋁產業的同時,戈壁無遮無攔的陽光也是這座工業城巨大的優勢資源,光伏產業成為嘉峪關的又一“陽光經濟”。
嘉峪關市是我省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高,光照充足,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為嘉峪關市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提供了優越條件。
臨近中午,太陽光線逐漸強烈,走進嘉峪關市嘉西光伏產業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一片片整齊的太陽能組件方陣。
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公司華電嘉峪關新能源有限公司門口,一座“綠色之手”的不銹鋼雕像格外醒目。工作人員介紹,雕像周圍是四只抽象的手,中間托起藍色的地球,手掌中心為四個風葉,象征風力發電,風葉為綠色,象征風力、光伏等綠色能源。
“華電嘉峪關新能源有限公司有107兆瓦的總裝機容量。”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公司華電嘉峪關新能源有限公司站長周超介紹,這是目前嘉峪關市第一家、甘肅區域內最大的新能源光伏風電企業。
記者了解到,在這片245萬平方米的戈壁灘上,整齊的光伏板彼此連接成片,每16塊光伏組件組成一個支路,一個匯流箱接16個支路,一臺逆變器接8個匯流箱,通過匯流箱將電接到逆變器,再通過逆變器將直流電逆變成交流電……經過一系列流程,華電嘉峪關新能源有限公司就這樣為全國各地送去“溫暖”。
“華電嘉峪關新能源有限公司響應國家綠色環保號召,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始終將環保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周超說,去年,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公司對外輸送電量達13.65億千瓦時,有效推動了嘉峪關市光伏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嘉峪關市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規劃了嘉西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建設,規劃總裝機容量達100萬千瓦,打造了嘉峪關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作為我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嘉峪關市大力實施“強工業”行動,積極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不斷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方法,推動發展模式現代化轉型,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嘉峪關市成為先進制造業要素聚集地打下堅實基礎,正向著“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西北明星城”的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