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4-29
- 點擊:1561
- 來源:甘肅日報

涼州工業園區北區光伏發電區。
放眼武威大地,一批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運,一批龍頭企業應運而生,一批產業園區得到扶壯,全市縣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亮點紛呈,一派你追我趕、蒸蒸日上的景象。
近年來,武威市立足縣域這一“支點”,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涼州區引進實施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推動形成了以奶產業為主導,集飼料、獸藥、包裝、物流等為一體的“1+N”百億級產業集群;民勤縣深入實施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蜜瓜、茴香、果蔬和肉羊“3+1”主導產業規模效應日趨明顯;古浪縣聚力打造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范基地,牛、羊、奶、精細果蔬四大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天??h大力發展藜麥、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擦亮了“一都四鄉”金字招牌,形成了勢頭強勁的產業集群,書寫下不凡的“小城故事”。
大手筆謀篇布局
產業興,則縣域興。近年來,武威市圍繞產業發展找準定位、積極作為,著力補齊短板,促進優化升級,以產業發展高質量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立足風光資源富集優勢,搶占新能源發展風口,加強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規劃布局,積極拓展縣域經濟新的發展空間。規劃建設“風光火核氫儲”2個千萬千瓦級基地,新增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1500萬千瓦。先后引進華電集團、億利集團等多家大型央企和知名企業集中連片開發建設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項目。
——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叫響地標品牌,帶富更多農民。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339個,天祝白牦牛、藜麥、民勤肉羊、蜜瓜、河西走廊釀酒葡萄5種農產品入選“甘味”知名區域公用品牌,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基地項目建設。
——立足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支柱產業。實施文旅項目237項,完成投資171億元。雷臺文化旅游綜合體主體建筑全部完工,歷史文化街區、蘇武沙漠大景區加快建設,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古浪戰役紀念館二期、五涼文化博物館、李銘漢故居及翰林園建成開放。
產業興行穩致遠
古浪金宇浩睿牧場擠奶大廳。
在古浪,戈壁灘不僅養得了好奶牛,還產得出好鮮奶。農戶在自家院里養幾頭奶牛,拎桶用雙手擠奶,曾是古浪縣典型的牛奶生產方式,在生產效益和安全性上遠遠跟不上產業發展需求。近年來,古浪縣搶抓伊利集團落戶武威的有利契機,加大招商引資支持力度,按照“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和全產業鏈謀劃發展的要求促進奶業振興。
“彎道超車”跟上產業發展需求,龍頭企業引領必不可少。寧夏金宇浩興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寧夏“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伊利集團等奶制品加工企業優質奶源供應商之一,深耕行業多年,實力雄厚。
2020年,古浪縣引進金宇浩興,成立子公司武威金宇浩睿農牧業有限公司,在沙漠邊緣的黃花灘生態移民區規劃建設2萬頭標準化奶牛養殖示范牧場,計劃今年年底全面建成,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向伊利集團提供鮮奶12.24萬噸,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目前,公司牧場存欄奶牛達到12300頭,日產鮮奶112噸,示范引領武威市及周邊奶牛標準化養殖。
“古浪縣飼草資源豐富,氣候干爽、日照充足、土質松軟,自然條件十分適合優質飼草種植和高產奶牛成長。”談及在古浪縣投資興業的原因,武威金宇浩睿農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建榮表示,除了以上因素,武威市有完善系統的產業規劃,在上游建設了數十萬畝優質飼草種植基地,為奶牛養殖解決了飼草供應;在下游引進優質乳企,解決了產品銷售后顧之憂,為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更加堅定了企業在武威加快投資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產業轉型的政策優勢、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不僅讓戈壁灘養好牛產好奶,也讓奶產業鏈韌性十足,成為古浪縣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引擎。
產業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群眾福祉。陳霞霞在金宇浩睿公司牧場上班一年多時間,憑著過去的養殖經驗,很快成為公司飼養奶牛的行家里手,每月工資5000多元。她笑著說:“收入高、環境好、離家近,大家伙工作起來干勁十足?!?/p>
只有群眾見到了產業發展的實惠,發展起來才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武威市持之以恒培育發展“8+N”現代農業優勢主導產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數字信息以及餐飲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注重培育引進吸納就業能力強、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讓更多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讓群眾享受到更多來自產業發展的紅利。
????強項目厚植動力
青島啤酒武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流水線。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甘曜毓
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一期建成投產,“1+N”奶產業集群勢頭正勁,泰昆飼料、伊牧蘭肉類加工、金世泰包裝等一批產業鏈項目加速生產……春天的武威,處處涌動著大建設、大發展的熱潮。招商引資緊鑼密鼓,項目建設熱火朝天,邁出奮進足音;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人聲鼎沸,搶工期、趕進度,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讓人振奮。
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扭住經濟發展的“牛鼻子”。武威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保持大抓項目的力度,提升爭取項目和招商引資的能力,提高服務保障的水平,加快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做好“謀”的文章,加大“爭”的力度。今年,武威市共謀劃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248項,總投資達1386億元。在項目投資建設中,各縣區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時、勢、度”,自我加壓、迎難而上,“跳起來摘桃子”。涼州區謀劃儲備重大項目204項,總投資740.17億元;民勤縣謀劃儲備重大項目110項,總投資342.03億元;古浪縣謀劃儲備重大項目134項,總投資173.83億元;天祝縣謀劃儲備重大項目168項,總投資190.4億元。
抬“龍頭”集聚優勢
建設中的蘭張三四線鐵路武威段。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武威市委宣傳部提供
園區是實現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的主要載體。武威市堅持把園區化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結合實際對各級各類工業園區進行整合優化、明確定位,推動園區發展步入健康發展軌道,煥發出勃勃生機。
2021年,武威市工業園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00.43億元、稅收6.51億元??h域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揮集聚優勢,放大“洼地效應”,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讓園區這個龍頭真正抬起來。武威市按照每個縣設立一個開發區(園區)和“一區一主導產業”的原則,“一園一策”加快培育“首位產業”,推動要素向園區集聚、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群。
走進涼州工業園區北區光伏區,一塊塊整齊排列的“藍板板”映入眼簾。很難想象,過去這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荒灘。
近年來,涼州工業園區緊盯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抓住武威市積極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精準園區定位,依托項目帶動,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稟賦,重點發展光伏發電產業?,F如今,這里已入駐光伏發電企業12家,其中規上企業10家,實施光伏發電項目23個,建成并網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共767兆瓦,2021年發電量達10.22億千瓦時,現已形成以中節能、甘電投為代表的光伏發電產業。
企業在保持大批量生產、高產值銷售的背后,不止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因素,不僅有新能源裝備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更有園區為企業提供的政策幫扶基礎?!拔覀儓@區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稟賦和清潔能源產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睕鲋莨I園區工作人員朱巧玲說,園區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綠化品質的基礎上,秉持“政府營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按照“1名領導+1名干部,包抓1個項目”的服務模式,圍繞戰略發展、生產經營、科技創新、企業管理、融資貸款、人才引進等方面,為入園企業提供“項目管家”“保姆式”“一站式”服務。
重大項目壓艙,工業園區孵化。目前,武威市已建成3個省級工業園區和4個市級工業園區。2021年,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的69.22%,上繳稅金6.51億元,占規上工業稅收的66.72%。武威各類工業園區在項目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已成為支撐生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入駐工業企業達509家。(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甘曜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