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1-02-14
- 點擊:14
- 來源:
甘政辦發〔2011〕1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肅礦區,省政府有關部門:
按照省政府安排,2010年12月16日—24日,省環保廳組織7個檢查組,對2010年度各市州落實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和污染減排工作完成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全省14個市州都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規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按照量化考核成績,排序依次為張掖市、天水市、定西市、臨夏州、甘南州、嘉峪關市、平涼市、金昌市、慶陽市、武威市、隴南市、白銀市、蘭州市和酒泉市。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環保目標責任書完成情況
(一)三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14個市州污染減排削減指標全面完成,沒有發生重大環境事件及核與輻射安全事件,沒有發生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三項約束性指標均達到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規定要求。
(二)全省環境質量穩定改善。全省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良好,地表水水質、市區環境空氣、聲環境質量均達到省政府目標責任書指標考核要求。14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總體質量有所改善,有10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與上年持平。二氧化硫控制區的4個城市中,蘭州、白銀、張掖市二氧化硫年均值達到二級標準,金昌市二氧化硫年均值達到三級標準,年平均濃度與上年基本持平。全省監測的26條河流(段)中,有17條河段按功能區達標,與去年持平。47個國控和省控斷面中有32個斷面水質達標,較上年增加1個斷面。17座水庫中,按功能區劃達標的有14座,較上年增加2座。國家考核的黃河和渭河2個出省斷面水質實現了按功能區劃穩定達標。
(三)污染物削減項目基本完成。列入2010年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的85個污染物削減項目(含污染源普查動態調查項目),77個完成了目標任務,占90.6%。中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化肥廠鍋爐煙氣脫硫項目通過了驗收組的檢查驗收。西北永新天虹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改擴建工程、鎳都實業公司擴建液體二氧化硫項目等一批污染物削減項目已通過環保驗收。各市州污染源普查動態調查和數據更新工作已全面完成,為制定“十二五”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奠定了基礎。其中,天水市被國家評為污染源普查先進集體,技術報告獲三等獎。
(四)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列入2010年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6個,已完成24個,占項目總數的92.3%。其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項目14個(含省危廢處置中心),完成13個(隴南市已開展工程前期工作);全省14個市州均開展了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分與調整工作,13個市州完成了劃分技術報告的編制和初審。蘭州市城市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工程管網建設累計開工154千米,已完成建設150千米,占開工總量的97.4%,城區污水(截留)主干管建設基本完成。甘肅東興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隴西分公司生產廢氣治理工程凈化系統煙氣集氣率達到98%,氟化物去除率達到99%以上,并通過了環保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五)農村環保和生態保護項目穩步推進。農村環境保護“三統籌”機制試點工作有序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按要求全部完成,全省共實施國家“以獎促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32個,共計投入資金2770萬元,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平涼市、慶陽市設立了鄉鎮環保機構,將環境保護工作延伸到農村,健全了市、縣、鄉三級環保監管網絡。天水市秦州區咀頭村、嘉峪關市文殊鎮石橋村等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良好,有效改善了當地農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張掖市積極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項目,穩步推進農村環境質量改善。2010年,我省被環保部命名的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生態村5個,被省環保廳命名的省級生態鄉鎮9個、生態村13個。各市州都按要求組織開展了自然保護區建設和資源開發項目專項檢查工作,全面完成了任務。
(六)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取得重大進展。各市州不斷強化環境監管,嚴格環境準入,加大建設項目后期環保監察力度,對違法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和督促整改,對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治。列入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的區域突出環境問題治理項目17個,主要為環境綜合整治和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造紙廢水治理),完成16個,正在實施1個(酒泉銀星紙業達標改造工程,未穩定達標)。環境風險源專項檢查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各市州均制定了工作方案,組織開展了人員培訓,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了環境風險專項檢查,完成了全年信息登錄任務。武威市政府組織各縣區和有關部門加快了石羊河流域重點整治工程建設進度,蔡旗斷面過水量達到2.59億立方米,向民勤青土湖注水1420萬立方米,使干涸半個世紀的青土湖重現近3平方公里的湖面。
(七)環保機構和能力建設得到加強。14個市州將1271.47萬元環境保護專項工作經費全部納入了財政預算,并落實配套資金881.98萬元,有力地保障了環保工作的正常進行。14個市州都建立健全了環境保護約束激勵機制。依法行政及環保執法有序開展,省環保廳完成了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供熱規劃、金昌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白銀有色金屬及新材料基地規劃、張掖黑河流域中游濕地恢復與治理等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并組織開展了“三同時”專項檢查。列入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的45個縣區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均通過了省、市兩級環保部門的驗收。各市州按要求完成了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國控重點企業自動監控設施比對監測、驗收和數據有效性審核等工作,正常運行率和聯網傳輸率均達到90%以上。
二、污染減排工作完成情況
(一)污染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0年12月24日,列入全省污染減排計劃的67個工程減排項目中,已完成年度任務的有64個,比2010年前三季度增加37個,占總數的95.53%;玉門市污水處理廠、祁連山制藥廠土霉素車間污水處理站技改工程和成縣城市污水處理廠3個項目未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占總數的4.47%;14個淘汰落后產能的結構減排項目已全部關停。環保部目前正在核準確認全年主要污染物減排總量,預計我省可全面完成。
(二)污染減排預警監控重點項目整改進展順利。為確保完成2010年及“十一五”全省污染減排任務,省政府于8月19日下發了《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對污染減排重點項目實施預警監控的通知》(甘政發〔2010〕66號),對10個市州的7家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19個污染減排重點項目實行了黃色和藍色預警。省環保廳會同省監察廳對問題突出的7家城市污水處理廠實施了掛牌督辦。截至目前,19個藍色預警項目中已基本完成整改任務的有18個,占藍色預警項目的94.73%,酒泉市祁連山制藥廠土霉素車間污水處理站技改工程項目未完全達到整改目標要求。7個黃色預警污染減排項目中已基本達到整改要求的有5個,隴南市成縣污水處理廠和玉門市污水處理廠整改工作仍在進行中。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2011年工作要求
盡管各市州都較好地完成了2010年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規定的目標任務,但由于環保歷史欠賬過多、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大、工業治理和結構調整項目減排潛力不足、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不平衡等問題逐步顯現。主要表現在:一是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個別市州和部分縣區的污水處理設施不夠健全,管網不配套,管理體制不順暢,致使污水處理廠運行率低,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不高;部分企業污染治理設施落后,不能正常穩定運行,個別減排項目建設進展緩慢。二是環境執法能力建設滯后。個別縣環保部門執法主體不合法,部分環境監測、環境監察機構達不到國家要求,存在人員編制少、業務素質不高、儀器裝備不足、業務經費落實不到位、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問題,嚴重制約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確保完成今年省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規定的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各項目標任務,對于全面實現“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目標至關重要。各市州政府要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高度,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工作力度,在對2010年未完成任務及存在問題予以認真落實和整改的同時,逐條逐項抓好2011年度環保目標責任書任務的落實。特別要從解決當地最突出的環境問題入手,強化對污染減排重點項目實施和已建成項目運行的監管,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大蘭州市城市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工程、重金屬污染防治、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黃河甘肅段水污染防治、飲用水安全及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力度,為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環境保障。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