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3-08-16
- 點擊:39
- 來源:
一、工業經濟運行的特點和問題<?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甘肅工業生產持續下滑,增速全面回落、持續回落、大幅回落,下行壓力不斷加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前兩個月的15.4%逐月持續回落到上半年的12.4%,同比回落2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增速大幅下降,從前兩個月的52.5%逐月持續回落到上半年的17.2%。但是,無論是增速還是效益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60.3億元,同比增長12.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96.8億元,同比增長30.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8個百分點,其中石化工業增長42.4%,食品工業增長29.2%,建材工業增長25.6倍,機械工業增長61.6%。上半年,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以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00.9億元,同比增長24.5%,高出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12.1個百分點,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6個百分點,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3%。私人控股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62.5億元,同比增長33.2%,高出國有及其控股企業23.8個百分點,私人控股企業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2月份的12%逐月持續上升到上半年的17%。1-5月份,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增加值200億元,同比增長14%,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6個百分點。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受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工業增速持續回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逐月持續回落,2月份為15.4%、3月份為14.4%、4月份為13.9%、5月份為13.5%、上半年為12.4%,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同比回落1.3、1.9、1.1、0.7和2個百分點,下行壓力不斷加大。
2、受全國性產能過剩影響,重化工業增速繼續放緩。由于全國性產能過剩,部分行業產品銷售困難,庫存增加,生產下降。今年以來,全省重工業增速一直保持在11%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回落7.1、6.2、2.6、0.5和1.5個百分點。截止5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高達556.4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煤炭和有色等主要行業庫存增速分別高達55.6%和28.7%。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增速同比回落近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2.13個百分點;6月份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3.6%,為今年各月的最大降幅。上半年,工業用電量比一季度回落3.61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速同比回落18.5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9個百分點,低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各市州工業投資僅有張掖、天水、平涼、慶陽、武威和酒泉6個市接近或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3、受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影響,輕工業增速大幅下降。輕工業增速自今年2月份以來,一直處于逐月下降態勢,分別從2月份的52.5%、3月份的39.3%、4月份的30.3%、5月份的19.8%逐月下降到6月份的17.2%,下降幅度較大;輕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也從1-2月份的20.4%、3月份的18.5%、4月份的16.3%、5月份的16.2%逐月下降至上半年的16.1%。
4、受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影響,企業盈利空間收窄。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自去年2月份以來已連續17個月下降,上半年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8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5.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自去年5月份以來也連續14個月下降,上半年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4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9%。尤其是有色、鋼鐵和煤炭等行業出廠價格下跌幅度超過了購進價格下跌幅度,利潤呈明顯下降態勢,6月份,鎳產品價格同比下跌7000元/噸、銅下跌3000元/噸、尿素下跌94.93元/噸、原煤下跌26.32元/噸。上半年,行業利潤有色下降77.2%,煤炭下降60.8%,冶金行業由盈轉虧;從主要企業來看,金川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7.13%,酒鋼集團下降93.24%,華煤集團下降53.31%。
二、三季度工業經濟形勢分析及主要指標預測
三季度,甘肅工業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大環境影響,仍將面臨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素制約,下行壓力仍然很大。世界經濟放緩、國際市場低迷的局面不會有根本性改變,國內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形勢不會短期內改變,將導致訂單減少、產品價格低迷,加之近期原燃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勞動力成本上升,使企業虧損增加、生產積極性減弱,部分行業利潤空間將會繼續收窄,去庫存化難度增大;同時,一些制約工業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仍將長期存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壓力并存。
根據國內外形勢和市場需求,并結合甘肅發展潛力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甘肅工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的趨勢。預計9月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1485.98億元,增長12.50%。工業企業銷售產值5364.46億元,增長12.40%,工業產品產銷率基本維持在92%左右;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508.78億元,增長9.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195.36億元,增長30.44%;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869.52萬噸標準煤,增長4.2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6.1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96.90。
三、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的對策建議
1、加強經濟運行調控,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高度重視當前經濟運行工作,提高經濟運行調控的針對性和預見性,維護企業平穩運行。緊緊圍繞年度目標,認真研究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調整變化,密切關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變化及對工業運行的影響,加強工業生產經營的動態監測預警和調控,正確研判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特別是要關注石化、有色、冶金、煤炭、建筑等行業成本上升、市場疲軟等問題;加強市場調查研究,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建立企業和項目排查問題定期調度制度,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特別是有色企業要利用商業儲備和期貨等手段獲取較高利潤,煤炭和裝備制造企業要積極開拓新市場,爭取新用戶。切實落實減稅政策,加大減稅力度,減輕企業稅負。強化對省屬重點企業的指導和支持,提高企業經營盈利能力。建立更加有效的監督激勵機制,加快工業企業扶持政策的細化和落實。搶抓機遇,及時調整工作思路,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盡快扭轉部分行業增速下滑的態勢,積極爭取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2、創新市場營銷模式,做好企業“去庫存”工作。針對市場需求不旺,企業產成品庫存較高,要創新市場營銷模式,加強產銷銜接,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新產品研發,擴大適銷對路產品生產,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支持企業培育、發展自有品牌,做強優勢品牌,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把去庫存工作作為防范生產經營風險的重中之重來抓,鞏固和擴大去庫存工作已經取得的成效,防止庫存反彈。繼續貫徹落實重大項目互保共建和工業企業互為市場活動,提高省內市場份額。同時,加強企業精細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緊緊圍繞產業鏈精確招商,既著眼資源優勢與市場對接,又著眼產業承接與周邊協作,構建全員招商、專業招商和產業招商機制,充分發揮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在全局中的示范作用、突破作用和支撐作用;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要主動出擊引進,以區位優勢吸引,靠優質服務集聚,重點吸納一些規模較大、技術含量較高、資源能耗低、產品附加值高、對區域經濟帶動力較強的優質項目,不斷提高工業投資在重點項目投資中的比重。
4、以企業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認真實施《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在支持骨干企業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的同時,積極鼓勵中小微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嚴格落實創新激勵政策,營造創新氛圍,鼓勵企業產品和技術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繼續推進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設,打造5大工業循環經濟基地,著力推進華亭、黃羊等5個園區循環化改造,進一步完善工業領域循環經濟產業鏈條。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產能,以節能降耗等倒逼方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國家和省級開發區為載體,大力發展園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