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3-12-23
- 點擊:52
- 來源:
論及“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哪一塊最能引發市場遐想,廣袤的“大西北”無疑最為亮眼。而今,隨著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擬定的一系列政策的加緊落實,以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西部城市群崛起將激活“西部大開發”戰略升級版,未來5000億元的投資盛宴將串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巨大潛力。
西部城市群雛形已現
一直以來,中西部地區不僅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于東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也相對滯后。據統計,2012年末中國城鎮人口數達到71182萬人,以城鎮人口所占比例表示的城鎮化率為52.57%,城鎮化發展呈現“東高西低”的格局,東、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率分別為56.4%、53.4%和44.9%。
“東部有東部的優勢,我們有我們的優勢和機遇。”一位來自西安的高科技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過去十多年來,西部發展多以資源優勢在全國經濟大格局中嶄露頭角,而今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恰恰是目前落后于東部的城鎮化率,反倒可以為廣袤的西部地區提供資源之外的“城鎮化資源”優勢。
事實上,這一相對來說的優勢已漸漸引起政策方及學界的重視和認可。在剛剛落幕不久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提出“要注重中西部地區城鎮化。”
在2010年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布的《2010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中,未來全國具有發展潛力的23個城市群里,西部地區為10個,幾乎占比一半。這些城市群分別是:南北欽防、關中、天山北坡、蘭白西、滇中、黔中、呼包鄂、銀川平原、酒嘉玉城市群等。
這一系列城市群中,不少已經啟航。據記者了解,在城鎮化進程“全國一盤棋”的布局要求下,西部地區近年來已開始崛起以西安、蘭州和烏魯木齊為主導的城市群雛形。近日,由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西部地區城市化率有加速趨勢。與2011年相比,2012年西部地區城市化率提升了2.23個百分點,遠高于1.3個百分點的全國平均水平。
“新絲綢之路”將成崛起紐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西部開發司司長秦玉才表示,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空間大,按照近年來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計算,每年有500多萬人轉為城鎮居民,至少釋放5000億元的消費需求。
盡管前景良好,但在長期致力于研究新疆城鎮化課題的經濟學者劉以雷看來,最根本的是要有產業支撐,“沒有相應的產業支撐,城市的發展就會是無水之源”。
隨著新一屆政府諸多國內經濟發展新論述的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則成為未來指導西部地區發展的新綱領,而這也被認為將鑄就升級版的“西部大開發”。
據了解,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初步思路是,在空間走向上以歐亞大陸橋為主的北線、以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主的中線、以跨國公路為主的南線三條線;國內區域范圍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慶、四川、內蒙古和新疆建設兵團,還將擴展到其他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