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0-10
- 來源:甘肅省經濟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室
2024年上半年甘肅經濟形勢分析及下半年對策建議?
省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2024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和全省經濟運行調度會議安排部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和實施“四強”行動為抓手,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在一季度“開門紅”的基礎上,順利實現“雙過半”,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主要特征
上半年,甘肅省委省政府對標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宏觀政策和專項部署,制定實施高質量發展“六場戰役”行動方案和58條政策措施,召開市州經濟運行專題調度會,開展全省政府工作“1+6+10”綜合督查,傳導責任壓力,督促任務落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爭先進位、質效兼優、向上向好的積極態勢,交出了一份表現亮眼的“期中答卷”。
(一)主要指標爭先進位,增長速度居于全國前列。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平穩增長。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5903億元、同比增長5.8%,連續8個季度位居全國第一方陣,比全國(5%)高0.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5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5%,比全國(3.5%)高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位次與一季度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9.2%,比全國(5.8%)高3.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1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3.9%,居全國第19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2位。工業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比全國(6%)高5.6個百分點,連續2個季度保持在全國第3位,主要是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增勢強勁,有色、煤炭、石化行業分別增長27.3%、17.4%和7.2%,合計拉動規上工業增長9.4個百分點;省屬企業拉動規上工業增長4.9個百分點,貢獻率達42.6%;金川銅貴、長慶油田、金川百德金貴金屬、白銀有色、蘭州石化5家重點企業合計拉動規上工業增長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5元、同比增長6.3%,比全國(5.4%)高0.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3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6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4元、增長4.7%,比全國(4.6%)高0.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57元、增長7.8%,比全國(6.8%)高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3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22位。
?
圖1 ?2018—2024年甘肅省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
?
圖2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
(二)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增長動能更加強勁。先行指標支撐較好。上半年,全省發電量同比增長11.6%,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9%,工業用電量增長8.1%;鐵路、公路、航空客運量分別增長20.7%、15%和11%,鐵路、公路、航空貨運量分別增長26.6%、0.7%和29.2%;物流業景氣指數61.5%,高于全國(51.6%)近10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8%,比全國(-2.8%)高5.6個百分點。爭取中央下達一般公共預算轉移支付3058.2億元、同口徑增長4.7%。在財政部擬壓減高風險省份專項債券限額50%的背景下,積極爭取下達我省606億元,達到上年713億元的85%,在12個化債重點省份中位居前列。企業利潤由負轉正。1—5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2.8%,比1—4月提高24.3個百分點,增速自2023年以來首次轉正。特別是省屬國有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營業收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研發經費投入分別增長27.7%、50.1%和10.3%,實現利潤104.2億元、增長7.4%。招商引資再創佳績。省市縣三級“走出去”招商1041次、“請進來”對接1696次,實施新建、續建省外招商引資項目3706個,到位資金4303.8億元、同比增長69.7%。第30屆蘭洽會成果豐碩,簽約項目數量、金額分別增長13.1%和7.7%,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196個、金額3917.1億元,“三個500強”企業項目86個、金額1131.5億元。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快速推進,“甘快辦”可辦理事項較去年增長41.7%,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率由上年的98%提升到100%,“隴商通”按時辦結率由95%提升到99.9%,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開排名進入全國前10。企業主體穩步增加,上半年新設立企業4.1萬戶、日均225戶;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418戶、累計達3042戶;新認定科技創新型企業29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4戶。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加快建設,及時出臺優化調整工商業等用戶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新增新能源并網裝機521萬千瓦、累計達5700萬千瓦,占發電總裝機的62.2%、居全國第2位,新能源發電量增長24.9%。隴電入魯工程建設提速,隴電入浙工程正式核準。8個抽水蓄能項目進展順利。累計引進新能源配套產業項目130多個,完成投資超300億元。新動能加速成長。強力實施科技創新“六大行動”,爭取國家科研項目資金同比增長43.8%,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參與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7項。上半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27億元、同比增長27.1%。巨化硅氟新材料、索通高端負極材料、中國生物西北(蘭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快速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加快建設,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累計引進數字經濟企業180余家,算力規模達到1.2萬P。全省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3%、7.6%。
(三)投資消費回升向好,三駕馬車同向發力。投資穩步有力回升。受化債政策、項目提級論證、國家項目資金下達進度較往年滯后等多重因素影響,政府投資整體趨緊,加之市場預期不穩、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今年4月份開始高位下跌。面對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果斷采取措施,加壓加力推動項目建設大提速,各級各方面挖潛力、拓增量、強調度,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謀劃上報項目1495個,國家初步反饋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141.3億元,300個省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084.5億元、占年度投資的51.7%。經過艱苦努力,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比1—5月提高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9位,位次比1—5月前移2位;投資增速高于12個化債重點省份平均水平(1.3%)1.7個百分點。特別是工業投資持續高速增長,增速達22.2%,連續41個月保持在20%以上,拉動全省投資增長7.4個百分點。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實施以來,爭取國家補助資金27.8億元、核準設備更新項目148個,居西北五省區第1,帶動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55%。消費政策紅利加速釋放。制定消費品以舊換新和廢舊產品回收利用實施方案,出臺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舉辦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銷活動220余場,汽車以舊換新268輛,家電銷售12.7萬余臺、回收5.4萬余臺,以舊換新直接帶動消費超3.6億元。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8%,增速比1—5月提高0.4個百分點,比全國(3.7%)高0.1個百分點。搶抓天水麻辣燙爆火機遇,策劃推出700余場文旅促銷活動,打造敦煌“萬人星空演唱會”等特色IP,成功舉辦蘭州馬拉松、伏羲大典等重大活動,赴國外開展旅游專題推介,推動文旅市場提前進入旺季。全省接待游客2億人次,旅游花費1320億元,分別增長27%和35%。外貿進出口呈現新亮點。強化外貿企業內培外引力度,新增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72家,首列汽車出口中歐班列成功開行,蘭州新區綜保區完成二手車首單出口。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14.7%,農產品、風力發電機組及零件、有機化學品出口分別增長23%、130.2%和23.2%,帶動全省進出口總額由1—5月-9.3%回升至1—6月-2.9%,降幅收窄6.4個百分點。
圖3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
?
圖4 ?甘肅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累計增速
(四)災后重建進展順利,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積石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快速推進。加快實施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和8個專項規劃,納入規劃清單的273個項目開工194項、完工50項,累計完成投資55.6億元,其中增發國債資金支持的164個項目全部開工。14個居民集中安置點、17所新建學校全部封頂。185所學校維修加固項目全部完成。醫療衛生、養老中心等公共服務配套和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產業類項目加快推進,部分牛羊產業設施投入使用。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高效落實“一鍵報貧”機制,加大產業、就業扶持力度,監測對象風險消除率達到57.6%。東部協作省市援助資金32億元,新增落地企業168家。東部省市和中央單位消費幫扶34.9億元。我省在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績效評價中連續3年被評為A等次,累計獲得獎勵資金10.1億元。10件為民實事加快推進。在過“緊日子”的同時,堅持加大民生投入,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37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11類民生支出1955.1億元、占比80.2%。開工建設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343個,建成農村水利惠民工程416個。100個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300個村級互助幸福院、“強縣中增學位建宿舍擴食堂”項目全面開工?!皟砂泵赓M檢查、資助困難家庭子女入學等為民實事正在快速推進。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扎實開展“援企穩崗·服務千企”行動,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城鎮新增就業19.97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6.6%。6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2%的較低水平。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17.7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103.5%,創勞務收入934億元。社會事業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首考順利完成。3所??圃盒^D設為本科高校,同期轉設量居全國第1。4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68個縣實現五大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全覆蓋。蘭州、天水市列入全國“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平涼、天水市列為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地區。兜底保障更加堅實。“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深入實施,各級干部幫辦實事12.4萬件、資助資金3258.6萬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89.7萬人,特困供養對象10.4萬人,做到了應保盡保。加大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力度,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3%。
(五)安全基礎鞏固夯實,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安全形勢平穩向好。深入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扎實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8萬余起。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駐點包抓“百日行動”,全省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30.4%、16.1%、45.3%、52.1%。糧食安全基礎鞏固。上半年,爭取各類農業項目資金358.9億元、同比增長9%,建設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1750萬畝、標準化養殖場2100個,建成高標準農田80.8萬畝、省級鹽堿耕地綜合治理利用試點3.8萬畝,帶動第一產業投資增長70.9%,連續6個月保持在20%以上。安排52.4億元支持糧食生產,夏糧產量增長0.8%。落實地方儲備糧284.4萬噸、儲備油4.3萬噸,分別占國家下達計劃的145.8%、113.2%。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傳統能源產能加速釋放,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423.7萬噸、同比增長16.1%,增速居全國第1;原油產量641.3萬噸、增長10.2%,增速創近4年新高,單月原油產量達125.7萬噸、創歷史新高;生產天然氣3.5億立方米。常樂電廠、張掖電廠等內用煤電項目加快建設。電廠存煤平均天數達到40天,能夠有效保障迎峰度夏。重點領域風險有序化解。全省“1+10”化險方案重點任務有序推進。到期政府債券本金、應付利息均按時足額償還。銀行業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降”,融資平臺數量和債務規模持續壓降,92個保交樓項目全部交付。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完成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綜合治理168.4萬畝,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415.8萬畝,國土綠化689.9萬畝。深入推進黃河流域污染防治,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4918個。統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省優良天數比率83.4%,7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94.6%,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第三產業增長壓力較大。金融業增長仍較乏力。上半年,受投資消費預期較弱、銀行凈息差收窄等影響,金融業指標短期內增長較為乏力;用于核算貨幣金融服務的當期金融機構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降幅雖比一季度有所收窄,但仍下降6.5%,是影響第三產業增長的重要因素。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盡管一些市州商品房銷售實現了正增長,但蘭州、天水市等大部分市州短時間內難以從下降態勢中走出。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0%,降幅較一季度擴大3.9個百分點;商品房去化周期為26個月,仍超過12—18個月的合理區間。非營利性服務業穩定增長仍有難度。上半年,在各方努力下,第三產業中占比較大的非營利性服務業保持了穩定增長,從目前看下半年無新的增長支撐,非營利性服務業持續增長困難較大。
(二)投資持續回升仍面臨較大挑戰。重點行業增長支撐不足。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0.7%,下拉全省投資增速2.8個百分點,主要是交通領域投資下降17.1%,其中道路、航空運輸業投資均出現兩位數下降,隨著蘭州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收尾或完工,新的大項目接續不足;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5%,連續21個月處于下降區間。重點市州投資回升困難。投資體量占全省投資比重達40%的蘭州、酒泉、天水3市,缺乏有體量、有質量的投資項目,“大塊頭”難以發揮“大作用”。此外,受限于化債影響,今年全省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額度僅為423億元,較上年減少231億元;財政性資金投資帶動能力由化債前的1:2以上降至1:1.2左右。
(三)工業高增長基礎仍不牢固。部分行業增長難度大。受市場需求低迷、資金鏈緊張等影響,6月份全省有生產活動的39個行業大類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煙草制品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等1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負增長,下降面達41%,與房地產相關聯的水泥、鋼材產量分別下降10.5%、4.7%。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受市場需求萎縮、應收賬款回款慢、高融資成本等因素影響,小微企業面臨較大壓力。1—5月,規上工業小微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4.4%。
(四)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需要引起關注。上半年,除中藥材、豬肉價格上漲外,牛羊肉價格同比分別下跌18.6%和14.9%,蔬菜均價同比下跌14.3%,農產品價格下跌對“三農”的影響需要引起警惕。
三、下半年經濟發展主要對策建議
下半年是決勝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期,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千方百計穩增長,接續發力擴內需,靶向施策激活力,高效統籌保安全,以實際行動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
(一)鉚足干勁抓項目擴投資。精準調度抓項目。堅持將周調度提級到日調度、將對市州調度下沉到對縣調度、將項目調度從對億元以上項目調度深化到對500萬元以上項目調度,緊盯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資金支付率等關鍵指標,推動新建項目開工、在建項目加速,特別是加快推進平慶鐵路、蘭合鐵路、景電二期提質增效、阿克塞縣生態保護及城鄉供水一體化和正寧、靈臺、金昌、武威4個配套外送電廠等續建重大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助力投資持續回升。聚焦重點抓項目。搶抓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陸續到位的有利時機,盯緊一批資金有來源、要素有保障、前期已完成的重大項目,組織開展下半年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開工一批新能源、交通、水利領域重大項目,爭取隴電入浙、蘭張三四線鐵路武張段、黃河甘肅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盡快開工,隴電入川工程年底核準,形成新的投資增量。提振信心抓項目。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有效路徑,力爭年內開工景禮高速景泰至靖遠段、嘉峪關至若羌高速嘉峪關至阿克塞段等4個項目,形成示范帶動效應。主動向金融機構推送項目前期手續辦理與資金安排等信息,推薦重點民間投資項目,簡化銀行融資周期和流程,助力重大項目建設。深度謀劃抓項目。聚焦“兩重”“兩新”投向領域,加大項目謀劃和“跑部進京”對接力度。建立提級論證政府投資項目前期工作調度機制,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財政性資金,綜合考慮國家補助比重、投向側重等因素,精準謀劃項目,力爭發揮財政性資金最大效益。
(二)全力以赴促消費穩外貿。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充分利用“金九銀十”“雙11”等時間節點,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題促消費活動,積極推進汽車、家電、家裝以舊換新和新能源汽車下鄉。多措并舉擴大文旅消費。做好暑期等旅游旺季產品和服務供給,開展研學游、避暑游等特色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搶抓144小時入境游免簽政策機遇,爭取加密國際航線班次,吸引外國游客來“甘”旅游。積極拓展外貿增量。鞏固集成電路、石墨電極等機電產品競爭優勢,提升風電整機、光伏產品、新能源汽車和農產品等優勢產品出口份額。組織企業參加進博會、秋季廣交會等展會,擴大外貿規模。強化平臺載體建設。培育認定精細化工、新能源裝備、生態農業等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用好國際班列物流支持政策,深化陸港海港合作,推動國際貨運班列擴量提質。
(三)持續加力優環境抓招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組織開展“廳局長走流程”“一把手抓營商”系列活動,打造一批具有甘肅特色的營商環境創新引領示范區。優化完善評價體系,組織開展2024年度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全面納入政府服務中心,確保年底事項規范進駐率達到100%。探索建立數據要素價格形成和交易機制,推進數據要素合規流通和交易。加力推進招商項目落地。辦好文博會等主場專題招商活動,力爭再簽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選取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攻堅,安排專班盯辦銜接服務,推動簽約項目及早落地建設。規范招商引資行為,促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
(四)扎實有力抓“三農”促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聚焦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用好“一鍵報貧”機制,落實落細產業、就業幫扶政策。舉辦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現場推進會、第六屆“津隴共振興”活動。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引培提升行動,實施預制菜“雙十雙百”工程,力爭六大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900億元以上。積極推廣“兩年三茬”復種模式,抓好秋糧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控,確保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加大農產品產銷對接力度。加強與東部協作省市、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友鄰城市互通產銷信息,幫助農民暢通銷路。加大“甘味”品牌推介力度,在天津、山東等地開展“甘味”宣傳推介,在新加坡、韓國舉辦展示推介活動,推動更多“甘味”產品走出去。
(五)深挖潛力強工業提質效。夯實工業基本盤。圍繞60戶重點企業強化跟蹤調度,確保原油加工量、卷煙、鋼材、有色金屬產量等核心指標按期完成,力爭下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000億元以上、增長9%以上。推動延伸貴金屬產業鏈,開展加工批發零售業務,確保黃金年產量110噸左右、白銀年產量1450噸左右,為工業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保持工業投資強勢增長。加快巨化硅氟新材料、金川集團40萬噸智能銅電解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力爭310項“三化”項目完成投資225億元,1121個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完成投資1866億元。狠抓新興產業培育。編制未來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制定提升工信領域新質生產力實施方案,形成一批新的產業鏈。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推動數據中心、算力調度、數據流通項目實施,建設30家以上5G全連接工廠、30家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40個智能制造場景。大力推進設備更新。逐市州、逐行業、逐領域、逐企業梳理“設備需換”“以舊換新”等清單,常態化推進“政銀企?!睂雍献鳎С至腥牍ば挪?48個設備更新再貸款項目,爭取后續更多項目入圍國家盤子。梯度培育中小企業。加強企業分類指導和精準服務,確保100余戶新入庫企業按期入庫,力爭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00戶以上。
(六)多措并舉穩三產強支撐。強化服務業運行調度。健全服務業運行分析調度機制,有針對性地服務支持重點企業,加大對服務業和商貿企業入規上限培育力度,促進批零住餐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穩步向好,合力扭轉服務業低位運行局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深化拓展“金融企業甘肅行”系列活動成果,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三化”改造、大規模設備更新以及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金融支持。創新金融招商模式,擴大“險資入甘”規模。加強存貸款利率管理,督促引導金融機構降低負債成本。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建立“白名單”申貸綠色通道,推動續建項目盡快達到“白名單”條件,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穩定房地產投資。通過發放購房券、購房補貼、契稅補貼、推行房票安置、舉辦房交會等方式,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需求。
(七)用情用力辦實事惠民生。按期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9月1日前完成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的維修加固任務,10月1日前集中安置群眾搬進新居。促進居民就業增收。統籌實施穩崗擴就業政策,全力保障重點群體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做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推動機關事業單位獎勵性補貼、艱苦邊遠津貼等增資政策落實。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整省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創建,爭取批復甘肅高等研究院。爭取蘭州市列為全國第二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深入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保質保量完成10件為民實事,兜牢民生底線。
(八)毫不松懈防風險守底線。抓實抓好安全生產。加大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隱患排查整治,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雨情汛情預警預報和自然災害風險監測,全力做好抗旱、防汛等應急準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大對困難縣轉移支付力度,兜牢“三?!钡拙€。完善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推動高風險地區風險降級、有序退出。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推進融資平臺化債取得新進展。提高能源安全供給水平。支持能源企業增儲上產,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推進酒泉玉門、白銀平川2個100萬噸煤炭儲備項目建設。加強煤炭產量日調度,確保電廠存煤天數保持在40天左右,扎實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守牢生態安全底線。加快推進“三北”工程項目建設,謀劃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打好秋冬季大氣、城市黑臭水體、農村污染治理等攻堅戰,鞏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課題組:
柴麗萍:省經濟研究院院長
張 ?帆:省經濟研究院宏觀室主任、高級經濟師
馬紅祥:省經濟研究院宏觀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李 ?丹:省經濟研究院宏觀室研究實習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