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05-01-21
- 來源:
關于甘肅省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計劃執行情況及2005年國民經濟和
? 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書面)
——2005年1月20日在甘肅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邵克文
各位代表:
???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2004年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 一、2004年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 2004年,全省上下在加強宏觀調控的新形勢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發展抓項目不放松,認準改革抓企業不動搖,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繼續保持了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的好勢頭,經濟增長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均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圓滿完成。預計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540億元,增長11 %;地方財政收入、大口徑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04億元、215.4億元,增長18.6%和2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0元,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5億元,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4%;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
??? 2004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是:
??? (一)堅持有保有壓,宏觀調控政策得到切實貫徹。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在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重點行業清理整頓的同時,大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通過兩次電價調整和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差別電價,有效制止了小鐵合金等行業的盲目發展,推動了鋼鐵、電解鋁、水泥等產業的結構調整。在暫停農用地轉非審批期間,積極爭取國家確認了一批能源、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重點項目的急需用地。對一些重大項目征地拆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果斷措施進行協調,為這些項目順利實施創造了條件。適當控制商品房建設用地,努力提高經濟適用房比例,房地產市場實現產銷兩旺。執行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落實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土地市場秩序得到有效治理。撤銷違規設立或開發程度低、布局不合理的開發區43個,復耕土地4335畝。
??? (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與調整農業結構并重,農民增收渠道有所拓寬。全面落實中央“一減三補”等各項扶農政策,依法保護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自主權,廣大農民從政策減負、結構調整和農產品價格上漲中大幅增收。糧食面積、單產和總產均有增長,總產量達到805.8萬噸,是我省歷史上第四個糧食高產年。農業結構調整從戰略主導產業、區域優勢產業和地方特色產品三個層面全面展開。草食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區域性支柱產業逐步形成,優質專用農作物面積繼續擴大,特色產業基地面積占到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40%。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運銷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285 億元,增長6%。組織開展農民工輸轉培訓5.5萬人次,勞務輸出324萬人次,勞務創收64億元。繼續增加扶貧投入,全面啟動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試點。預計全省減少絕對貧困人口10萬人、相對貧困人口40萬人。
??? (三)突出更新改造和國企改革,工業增速與經濟效益同步提高。工業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步伐加快,高技術產業化、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黃金冶煉和地質勘探等方面近40個項目獲得國債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省列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對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醫藥等行業給予了重點扶持。酒鋼產品結構調整、金川鎳精煉系統和銅冶煉節能降耗更新改造項目進展較快,蘭州卷煙廠易地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蘭州石化大乙烯工程開工建設。主要工業品產銷銜接良好,重點企業實現利潤大幅提高。圍繞產權多元化改革,推進了中鋁控股蘭鋁等大型企業集團的重組改制和合資合作,加快了中小企業規范化改制。預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5.5%,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65億元,增長1.1倍。
??? (四)狠抓項目建設和謀劃,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始終把發展抓項目擺在首要位置,研究國家宏觀政策,把握國債投資方向,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強化協調服務,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全年爭取到國債資金46.4億元,新安排了鄉鎮衛生院、農村寄宿制學校、中心城市環保設施、缺水縣城供水擴建和重點鄉鎮基礎設施等一大批項目。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得到加強。全省新增3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72萬畝節水灌溉面積,新增農村小水電8萬千瓦,解決了120萬人的飲水困難;485萬畝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任務提前完成,1100萬畝草地實施退牧還草,民勤湖區生態治理示范工程按計劃進行。交通建設成效顯著。7條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344公里,蘭州市區五個出口全部實現高速連通;蘭武鐵路二線、武嘉鐵路電氣化改造和敦煌鐵路建設進展良好。一批電源項目建成投產,新增裝機容量55萬千瓦。完成一批中心城市道路、綠化、環保設施和缺水縣城供水擴建項目,組織開展了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和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牧民新村建設試點,增強了城鎮的綜合服務功能及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75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 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加強。羅漢洞至定西、天水至寶雞高速公路,鹽環定揚黃二期,黃河烏金峽水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正抓緊開工前的準備工作。組織編制了白龍江、白水江、洮河流域水電開發規劃,引導水電快速有序發展。完成乙烯下游產品深加工規劃,提出了發展合成材料、涂料、橡膠加工、化工助劑等一批延長產業鏈條的項目。
??? (五)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對外經貿合作進一步擴大。中糧可口可樂飲料罐裝項目已建成投產,丹麥嘉士伯啤酒與蘭州黃河啤酒在省內設立了合資企業,標志著世界500強企業已進入我省。酒鋼、金川公司立足可持續發展,在海外開始建立資源基地。張掖小孤山水電站等借用國外貸款項目正式啟動。預計全省實際利用外資2.59億美元,其中:借用國外貸款2.28億美元。對外貿易穩步發展。一般貿易出口增速較高,蘋果汁、番茄醬等農產品出口大幅上升,非國有經濟出口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新動力。預計全省外貿進出口17.7億美元,增長33.6%,其中出口9.96億美元,增長14%。
??? (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事業的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全年向國家爭取到社會事業專項資金近8億元,比上年增長44%。通過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小學危房改造、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等項目的實施,改善了農村基礎教育的薄弱狀況。落實高中擴招、中等職業教育專項,擴大了高中階段辦學規模。高等教育在調整結構、優化布局中穩步發展,招生規模創歷年最高水平。省市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順利,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窘ǔ墒〔┪镳^改擴建工程、《四庫全書》藏書樓和省圖書館綜合樓。新安排了一批生態旅游、公檢法司和基層“兩所”建設項目。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全省新增就業人數12.7萬人,有6.3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社會保障事業有新的進展。
??? 總體來看,今年全省經濟運行整體向好,增長面寬,增長點多。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勢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除了農業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小、結構性矛盾突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投資來源渠道狹窄、投資環境不寬松等問題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銀行信貸趨緊,資金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重大產業發展項目儲備不足,項目工作水平亟待提高;鐵路運輸緊張,對經濟發展構成“瓶頸”制約;勞動力供需矛盾突出,就業形勢仍很嚴峻。對上述困難和問題,必須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逐步加以解決。
??? 二、2005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銜接“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搶抓機遇,突出重點,開拓創新,狠抓落實,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 2005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收入增幅高于經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外貿進出口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6%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 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 (一)從實際出發貫徹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 今年,國家將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并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我們必須把握政策,抓住機遇,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與加強薄弱環節結合起來,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搞好資源的節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建設一批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大項目。在冶金、水泥、化工等行業選擇一批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清潔生產試點。支持資源型城市加快經濟轉型。對煤炭、有色金屬等前景好、風險小、國家急需的礦產資源,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引入風險勘探機制,吸引國內外資金參與我省資源勘查開發。
??? 努力緩解煤炭供求偏緊的趨勢。在確保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現有煤炭企業的開采能力,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建設。協調鐵路運力,搞好產需銜接,保障我省電煤和重點企業用煤。改革傳統煤炭訂貨分配方式,鼓勵煤礦與用戶簽訂中長期合同,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機制。
??? (二)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突破口,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 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特色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優化糧食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把草食畜牧業作為戰略主導產業來抓,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集中力量扶持發展一批規模養殖大戶和專業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盡快把牛羊產業做大做強。大力發展馬鈴薯、中藥材、釀造葡萄、啤酒大麥、啤酒花、瓜果蔬菜等區域性優勢產業,力求在新品種引進推廣、提高單產、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繼續扶持發展百合、油橄欖、食用菌、黃花菜等地方特色產品,搞好原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努力擴大生產規模,逐步推向全國市場。
??? 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從品種、品質、品牌入手,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對一些市場前景好、成長性強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鼓勵龍頭企業資產重組和規模擴張。發展幾個輻射面廣、在全國有影響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支持一批有實力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加強農產品促銷工作。啟動實施農村信息化工程,建立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
??? 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擺在十分重要位置。加大農村“六小”工程建設力度,初步安排推廣沼氣用戶5萬戶,草場圍欄(退牧還草)2000萬畝,解決農村70萬人安全飲水問題,發展節水灌溉60萬畝以上,新增農村小水電裝機10萬千瓦,新建鄉村道路3500公里。啟動實施“百村生態文明小康示范工程”。
??? 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加強勞務輸轉工作。改善農民進城務工環境,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勞務輸出組織化、規?;2扇《喾N方式,加強農民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勞務輸出的質量和效益。把發展小城鎮與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結合起來,重點抓好交通干線、中心城市郊區的建制鎮建設及產業開發,引導和鼓勵鄉鎮企業向小城鎮合理聚集、向產業園區集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 (三)堅持擴大規模與產業升級相結合,加快實施工業強省戰略
??? 立足現有基礎,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做專做精中小企業。瞄準科技前沿,有選擇、有重點地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工業總量擴張,不斷增強產業聚集的規模優勢。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增長方式轉變。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長12%。
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搞好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等支柱產業的重大技術改造,鞏固提高其優勢地位。支持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地方化工、新材料五個行業進行技術改造,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延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升級。
??? 以園區為依托,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圍繞“三化一新”(產業化、信息化、國際化和自主創新)的目標,推動具有特色優勢的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做大做強。設立省級產業園區建設專項資金,推動園區滾動開發。尋求與大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資合作,提升進區項目的檔次和質量。
??? (四)堅持以人為本,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 改善科技基礎條件,建設重點科研院所,抓好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增強科技開發創新能力。落實農村寄宿制學校、中小學危房改造和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等國家專項4.2億元,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啟動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專項,整合、扶持一批地縣骨干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在適度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規模的同時,著力調整專業設置,提高辦學質量。全面建成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成公共衛生醫療救治體系,增加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確保納入國債計劃的11個合作醫療試點縣和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縣的鄉鎮衛生院建成使用。加快農村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網絡建設,加大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考慮到我省目前已進入育齡婦女增長高峰期、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的因素,今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力爭控制在7‰以內。加快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分步實施“紅色旅游”(參觀游覽中國革命歷史紀念地、標志物)景區規劃項目。開工建設省地質博物館、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二期擴建等一批新的文化建設工程。繼續加強公
??? 檢法司的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國扶重點縣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實施新通電行政村和5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
??? 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就業環境。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加快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把發展服務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擴大就業的主攻方向,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萬人。
???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切實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高度重視群眾普遍反映的收入分配不公問題,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加強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逐步形成比較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
??? (五)以擴大內外資利用規模為重點,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
??? 開展多種形式的項目推介和招商引資活動,以優勢企業、優勢項目廣泛吸引外資及民間資本,擴大與東部發達地區企業的合作合資。把引進外資與國有企業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結合起來,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開工建設蘭州天然氣管網工程、疾病控制、羅漢洞至定西高速公路等國外貸款項目;啟動國道212線臨洮至文縣罐子溝高速公路、天水旱作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對外貸款工作。
??? 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積極推動加工貿易,努力擴大特色農產品、機電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傳統主銷市場,積極開拓俄羅斯、中亞、拉美等新市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開發利用省內短缺資源。大力發展對外工程承包,努力擴大智能型、技術性勞務輸出。
??? (六)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 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放在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力求在國有企業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認真實施國企改革“三年攻堅計劃”,加快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系,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加快股份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落實和完善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在市場準入、投資融資、用地用人、供電供水、稅收優惠和進出口等方面,對非公有制經濟實行與國有經濟平等的待遇。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兼并、收購國有中小企業,加快中小企業民營化步伐。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 積極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方式。圍繞建立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出臺《甘肅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投資體制改革決定的實施意見》及《甘肅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等相關配套文件。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建立企業投資監管體系。規范政府投資管理,根據項目性質,可采用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安排政府資金。健全政府投資項目決策機制,落實投資審批責任追究制。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積極推行社會公益性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結合投資體制改革,認真辦好抓項目培訓班,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項目管理水平。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逐步整合財政建設資金。以縣為基本單元,以規劃為基礎,以項目為支撐,先行對各類農業資金進行整合,發揮有限資金的整體效益。
??? 深化農村及涉農領域各項改革,促進農民減負和增收。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有步驟地推進教育、文化、衛生、勘察設計、水利等行業的事業單位改革,鼓勵具備市場化條件的單位先行試點。
??? 三、立足當前抓項目,著眼長遠搞規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項目建設是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重要載體。我們既要立足當前,抓緊續建項目和近期能開工項目,確保盡早建成并發揮效益,又要著眼長遠,搞好規劃,盡快謀劃一大批關系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既要抓經濟建設項目,又要抓社會發展項目,推進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一)加快項目建設,努力保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強勁拉動
??? 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狠抓項目建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抓緊引大入秦工程調整方案的實施,爭取開工鹽環定揚黃二期等骨干水利工程。擴大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試點范圍。搞好天然林保護工程,完成“三北”四期防護林建設任務。退耕還林以鞏固成果為重點,搞好后續產業發展,確保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對去年國家認可的超計劃面積,在今年予以兌現。加快交通建設。完成臨澤至清水、樹屏至徐家磨、劉寨柯至白銀高速公路,40條縣際公路改造和慶陽機場復航改造等工程;新開工羅漢洞至定西、天水至寶雞、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等高速公路,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天水機場軍民合用等項目。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加快能源工業發展。建成黑河龍首二級水電站、連城電廠二期、黃河小峽水電站,完善330千伏輸變電主網架,抓緊建設張掖電廠、靖遠電廠三期、酒鋼自備電廠、柴家峽水電站等工程,開工建設華亭電廠、烏金峽水電站、重點煤礦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等項目。全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新增煤炭生產能力450萬噸。切實抓好中心城市集中供熱、垃圾污水處理和縣城供排水,努力改善城市公共設施條件。
??? 制定落實國家土地、信貸政策的具體措施,既要與國家政策保持一致,又要從實際出發,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確保重點項目按期開工建設。搞好銀企合作,擴大銀行融資規模,爭取金融部門為有市場、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正常流動資金貸款,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的挖潛改造項目提供中長期貸款。
??? 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努力擴大社會投資。搭建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土地征用、工商登記、技術咨詢、銀行信貸等方面的服務。完善信用擔保體系,下決心培育幾戶實力比較雄厚、融資功能比較強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拓寬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渠道。支持國內外企業通過股權轉讓、資產并購等方式,收購改組省內優勢項目、優勢企業。
??? (二)搞好評估論證,努力提高項目謀劃水平
??? 切實加強項目前期工作。通過依法招投標選擇信譽好、力量強、有資質的單位承擔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文件的編制工作,提高項目工作深度。加強項目評估論證,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項目的前期工作。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繼續深入做好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有關生態環境影響、水資源配置、地方資金配套等方面的評估論證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項目建設。抓緊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引哈濟黨調水工程,天水至定西、金昌至永昌、康家崖至臨夏、等高速公路,國道212線改造,蘭渝鐵路、平西鐵路、嘉峪關機場改擴建,蘭州燃氣電廠、平涼電廠二期、酒泉熱電廠、天水電廠,華亭大型煤炭基地建設,乙烯下游產品開發、銀光公司10萬噸TDI擴建和四○四核乏燃料大型商業化后處理基地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達到上報立項的工作深度。
??? 結合中長期規劃編制,做好重大項目的征集、篩選和論證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規劃。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超前謀劃一批能夠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對全局有顯著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圍繞增加地方財源、改善居民生產生活條件,重視增加中小項目儲備。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吸引一批內外資項目。把握西部開發支持的新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項目。按照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安排一批急需的社會事業項目。加強項目庫的動態管理,不斷充實、完善項目庫。
???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搞好“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
??? 編制好 “十一五”規劃,統籌項目建設,對于抓住并且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按照國家編制“十一五”規劃的總體部署,研究提出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和2020年遠景目標,做實做深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組織編制各具特色的市縣規劃。規劃綱要力求體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重大任務、生產力布局和重大政策,明確近五年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和重點。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抓緊編制14個專項規劃和以蘭州經濟圈為重點的區域規劃,提高規劃的前瞻性、針對性、導向性和可操作性。以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經濟、加強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突出市縣規劃的地域特色。
???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一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要高舉發展、改革的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信心,搶抓機遇,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