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4-05-21
- 來源:
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20戰略”,科學、規范、有效開展健康促進工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全民健康素養促進長效機制和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我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結合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民健康和諧為宗旨,傳播健康知識,落實干預措施,強化公共服務,優化生活環境,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努力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全民健康環境。
二、主要目標
(一)健康素養知識全面普及。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到2015年達到8%,到2020年達到16%。
(二)重點領域健康素養普遍提高。城鄉居民對艾滋病和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核心知識、婦幼健康知識、食品安全核心知識、心理健康及精神障礙防治知識知曉率到2015年分別達到75%、30%、30%和50%,到2020年分別達到85%、50%、50%、60%。
(三)全民健身活動深入推進。農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到2015年達到55%,到2020年達到75%。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數比例到2015年達到30%,到2020年達到40%。
(四)控煙履約全面開展。學校和黨政機關建設無煙單位到2015年達到85%,到2020年達到95%。成人吸煙率到2015年下降到30%,到2020年下降到20%。城市建成區無煙草廣告。
(五)城市環境衛生明顯改善。到2015年,城市環境衛生薄弱地段臟亂差問題得到初步解決,有條件的將數字化城管系統覆蓋到城鄉結合部,到2020年城市環境衛生明顯改善。
(六)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到2015年,完成1000個以上村莊的綜合治理,美麗鄉村示范村達到300個,村莊道路硬化率明顯提高;到2020年,完成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農村河道水環境改善,畜禽養殖區與居民生活區分離,美麗鄉村示范村達到800個,環境整潔村達到3000個。
三、工作內容
(一)健康素養宣傳推廣行動。
1.健全健康教育網絡體系。各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依托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設立健康教育所,健全完善以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中心,以醫療衛生機構專(兼)職健康教育工作者為骨干,以企業、學校、社區等兼職宣傳員為依托,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2.建設健康宣傳陣地。一是各級各類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開設健康教育欄目,提供時段和版面播放、刊登健康公益廣告和保健知識;二是各地衛生計生部門負責在廣場、公園等地設立“健康廣場”;三是各地社區負責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建立“健康文化墻”;四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積極組織開展“健康沙龍”;五是“窗口”單位負責開設“健康教育宣傳專欄”。
3.開展健康巡講活動。組建健康教育巡講專家團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巡回宣講健康知識和保健技能。
4.展健康服務平臺和渠道。加強醫院健康教育,開展健康促進醫院創建活動,擴展健康咨詢服務內容,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利用微博、微博矩陣、微信等新媒體和現代傳輸信息平臺,做好健康信息的發布和普及工作。
5.普及學校健康教育課程。在各類中小學和大中專院校、職業培訓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促進與教育活動。結合實際在中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健康知識傳播活動。
6.開辟健康教育基地。在省內各級各類醫學院校、醫療衛生機構等開辟傳染病、慢性病等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市民開放日活動。各級黨校、宗教協會開辟健康教育基地,針對黨政領導干部、黨外及宗教人士開展健康教育。
7.加強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每年組織開展全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工作,掌握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開展健康素養提升工程提供科學依據。
(二)重點領域健康素養強化行動。
1.組織開展“村級三件事”。按照全覆蓋的目標,認真落實村級“健康文化墻”建設、“健康沙龍”開展、“健康保健工具包”放發暨“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家庭”活動三件事。到2015年,“健康保健工具包”發放覆蓋率以戶為單位達到100%。
2.提高基本醫療素養。將基本醫療素養促進工作納入醫療機構綜合考核。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醫患溝通,開展患者健康教育,向城鄉居民宣傳醫療保險、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等醫改政策,普及合理用藥和科學就醫常識,提高群眾防治常見疾病的能力。
3.提高慢性病防治素養。每年組織專家對患病人數多、群眾看病負擔重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白血病、終末期腎衰等5種大病進行患病原因和預防干預方法研究,并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成果,積極穩妥采取預防干預措施,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大力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工作,將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素養作為重點任務,切實做好心腦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腫瘤等重點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重點做好社區居民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以目標人群行為改變為最終目標,圍繞重點慢性病防治知識及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健康等生活方式進行干預。
4.提高傳染病防治素養。依法加強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認真做好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霍亂、流感、狂犬病等重點傳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國家傳染病防治政策和重點傳染病防控知識,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傳染病防治素養。
5.提高婦幼健康知識素養。將婦幼健康教育納入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日常工作,利用多種形式普及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婦幼中醫藥保健知識和技能,提高婦幼健康素養水平,使全社會都了解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知識,促進婦女兒童和育齡人群合理利用婦幼保健服務。注重加強托幼機構兒童健康教育工作,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向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和兒童普及保健、預防等健康知識。
6.提高其他重點領域健康素養。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地方病和職業病等領域健康教育工作。依法開展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相關知識和技能,引導公眾正確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提高突發事件防范素養。普及地方病和職業病防治核心信息,提高居民對正確飲水的認識,提高職業防護能力。
7.發展健康服務業和健康管理業。鼓勵社會資本積極投入健康服務業,大力發展以健康體檢、健康指導咨詢、簽約服務居民等為主要內容的健康管理產業。
(三)全民運動健身普及行動。
1.健全全民健身設施網絡體系。以貫徹落實《甘肅省全民健身條例》為抓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修建一批與現代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全民健身設施,逐步提高體育設施覆蓋率、設施面積人均擁有量和設施設備檔次。
2.提高公共體育設施開放程度。依托各類公共體育設施,不斷拓展健身渠道。各類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要通過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將內部體育設施逐步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有效提高公共體育資源的利用率。
3.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各級各類學校按照國家規定開設體育課,并將體育課列為考核學生學業成績的科目。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學校每年對學生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檢測;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
4.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民健身日”和春節、元旦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省、市、縣三級全民運動會或體育節,吸引不同人群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發揮各級體育總會、單項運動協會、行業體協和人群協會的優勢,組織開展有創意、有規模、有趣味性的群眾體育活動。以全民運動會為載體,扶持品牌賽事和區域性健身活動。在蘭州市等地廣泛開展“全民健走”活動。
(四)全民控制吸煙行動。
1.制定控煙政策措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制定出臺適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的控煙政策措施,穩步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
2.加強煙草危害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控煙履約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的正確認識,逐步形成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主動敬煙、不接受送煙的良好風氣,營造全面控煙的社會氛圍。
3.開展控煙示范創建活動。積極開展無煙草廣告城市、無煙單位、無煙公共場所的創建工作。加大黨政機關、衛生計生系統、中小學校控煙力度,確保全省各級黨政機關、衛生計生部門和中小學校達到無煙單位標準。
(五)城市衛生整潔行動。
1.加強城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以人為本、設施齊全、配套完備、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原則,配備建設各類環境衛生設施,改造升級現有標準較低的環衛設施。保障城市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提高市政環衛設施的完好率。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做到日產日清,逐步實現垃圾、污水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2.加大重點區域及薄弱環節的治理力度。治理并保持交通干線及車站、機場、鐵路沿線和景點景區等重點區域、場所的環境衛生狀況。集中整治舊城區、城鄉結合部、城中村、農貿市場、“五小行業”(小食品經營及加工單位、小理發美容店、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廳 )、城市出入口衛生環境。加強流浪動物管理和寵物防疫。
3.開展群眾性衛生清潔活動。通過愛國衛生月及設立城市衛生清潔日、專項治理周等活動,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動員機關、單位、企業、居民清潔工作和居家環境,清理樓道雜物,清掃街坊通道,清除暴露垃圾與衛生死角。
4.強化城市污染治理。抓好主要交通干道、公園綠地等建設。圍繞大氣、水體、土壤污染治理三個重點,推進有毒有害等多種污染物的協同防控。做好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治理、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垃圾滲透濾液處理等工作,減少污染,改善環境質量。
(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行動。
1.加強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鄉鎮垃圾清運設備和中轉設施建設投入,逐步完善村鎮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抓好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設,搞好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監督監測,全面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加大農村沼氣項目和中央補助地方農村改廁項目推進力度,不斷提高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做好鄉(鎮)村街道硬化、綠化、美化。
2.集中治理“臟亂差”問題。組織群眾清理河道垃圾、農村柴堆、糞堆以及積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溝渠。實行畜禽圈養,搞好室內及庭院衛生。開展美麗鄉村和環境整潔村創建工作。
3.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一體化進程。推進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網、環境衛生管理范圍向周邊農村延伸覆蓋,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機制,逐步實現農村垃圾村收集、鄉鎮(街道)轉運、縣市區處理的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由省愛衛會具體負責,辦公室設在省愛衛辦,統籌協調日常工作。各級政府要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納入議事日程,設立健康素養提升工程行動辦公室和專家組,制定本地區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要明確分管領導,指定專人負責,制定各項行動計劃,明確分工,確保行動取得實效。
(二)提供經費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加大對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的投入力度,加強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廣泛動員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發展健康服務業,促進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
(三)注重資源整合。各地、各有關部門在制定、修訂相關政策時,要將提高目標人群健康素養作為重點任務,注重整合有關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實施方案,確保行動效果。同時,要充分發揮群眾團體作用,積極扶持各類志愿者隊伍,形成完善的服務網絡和體系。
(四)嚴格督導考評。省愛衛辦要組織制定考核評估辦法,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督導評估,及時公布評估結果。各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年度及中期、末期督導評估,注重總結推廣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