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2-09-03
- 來源:
?
民 情 日 記
省委組織部干部二處副處級組織員 巨鴻文
4月6日 星期五 晴
???? 上午,先后去了我的聯系戶王富廷和王耀武家。
??? 王耀武,一個老實憨厚的莊稼人,上過初中。家里5口人,90多歲的奶奶是紅烈屬,雙目失明,兒子小兩口外出打工,老王老兩口在家務農。家里有窯洞3孔,耕地20畝,主要經濟收入靠種地,是普普通通的一家隴東農戶。老王患有腎炎,已經花了4萬多的醫療費,這是他家貧困的主要原因。到老王家后,他先帶我們看了他家的院子和羊圈,然后大家坐到一起,聊起了家常。一邊和老王聊天,我們隨行幾人開始把脈診斷,思考著如何幫助他家脫貧致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老王家經濟來源單一、有限,是典型的因病返貧戶。要想脫貧致富,首先要廣開財源,考慮到老王的身體情況,比較可行的辦法是:一是重點發展養殖業,在現有養殖基礎上,增加養殖數量,改造飼料青儲池,提高科學養殖水平,這樣既可以讓老王能量力而為,又可以發揮他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長處;二是兒子小兩口要學習點實用技術,靠手藝掙錢,提高打工收入;三是在田埂、溝壑、山坡等地方種植新疆楊、山野杏等經濟林木,像新疆楊成本低、生長快,如果每年栽300棵,5、6年后按每棵30多元計算,一年就有1萬元的收入,真正是個綠色銀行。我們一邊說,一邊和老王交換意見,不知不覺1個多小時過去了。臨出老王家,我們又去看望了一下老奶奶,留下了5百元錢,老王不要,我們硬留下了。
??? 之后又去了王富廷家,家里沒人。進去后看到了窯洞墻上貼著兒子班上考試第一名的獎狀,向鄰居打聽,說兩口子去附近磚廠干活了,娃們學習好。
??? 除了我聯系的兩戶外,今天還去了11家農戶。從走訪和實地查看的情況看,我覺得致富制約因素主要是:思想觀念陳舊;農業技術落后,種植結構不合理,種植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偏少;養殖規模小,養殖效益低;文化水平低,缺少致富技能;缺乏勞動力,家人患病或子女上學開支大等等。總結歸納一下,可行的幫扶措施主要有:一是治貧先治愚,加強培訓,開闊眼界,轉變觀念;二是學習實用技術,農業實用技術方面,主要學習果樹栽培、蔬菜種植、設施農業管理技術等,養殖方面重點學習家畜育肥、青儲飼料、舍飼養殖技術等;三是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在水澆地積極發展設施農業,種植溫室、大棚蔬菜,山塬地、梯田種植果樹,田埂、溝壑、山坡等地方種植新疆楊、山野杏等經濟林木;四是大力發展家畜養殖。利用土地面積大和糧食作物多的優勢,種植苜蓿、收集小麥、玉米秸稈作為家畜飼料,特別是勞動力少的農戶,要把養殖作為主要致富措施之一;五是發展勞務經濟,鼓勵有富余勞動力的農戶外出務工,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