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3-03-19
- 來源:
????按照部里的統一安排,我參加了部里組織的藏區綜合工作組,于10月26日至11月24日赴舟曲縣拱壩鄉,開展 “雙聯”工作。在此期間,我們配合鄉上走訪部里“雙聯”對口幫扶村,了解受幫扶家庭取得的發展和下一步打算,為他們送去慰問財物,并與鄉、村負責同志一同研究了明年的“雙聯”計劃;在“十八大”召開期間,組織幫扶各村黨員學習了會議精神,對重點內容進行了宣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我在拱壩鄉工作的一些體會和思考匯報如下:
????一、工作體會
????我感到這次到駐鄉工作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鍛煉機會,在近1個月的時間里,我有了更多的機會了解基層、親近群眾、參與“一線”實踐,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禮,宗旨意識和作風得到了加強。主要體會是:
????1、要牢記宗旨,服務群眾。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與基層群眾的交往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執政之基”這句話的涵義。群眾擁護黨的政策決策,熱心支持政府的工作,為改革發展的成果歡欣鼓舞,對黨和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對尚未取得成效的工作保有耐心,寬容我們在探索前進過程中的不足與失誤,群眾是我們最可依靠的人。作為黨的干部,我們一定要時刻心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要求真務實,刻苦實干。基層工作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實”字。基層干部在平時的工作中看實情、說實話、做實事。群眾喜歡聽實話、看實行、評實績。那些工作浮夸的,熱衷搞一些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人,在基層是沒有“市場”的,人民群眾十分反感。我省作為一個欠發達省份,要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除了實干別無他途。我們年輕干部,必須認清現狀,增強緊迫感,像人民群眾要求的那樣,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刻苦實干,不畏艱難,不辭辛苦,與人民群眾一同奮力推動全省跨越發展。
????3、要恪盡職守,甘于奉獻。記得初到鄉上時,部里一位處長就曾說過:“基層干部是靠責任感干工作的。”一方面,基層是各項工作落實的“終端”,所謂“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上級機關的各項決策部署都要靠基層干部來落實,工作任務重、職責多;而另一方面,基層干部沒有優厚的待遇,沒有良好的辦公條件,沒有“讓人高看一眼”的社會地位。基層干部能兢兢業業工作,靠的就是他們對黨的事業和群眾的責任感。我要以基層干部為榜樣,牢記職責,愛崗敬業,甘于奉獻,淡薄名利,做一名稱職的組工干部。
????二、對拱壩鄉幫扶工作的思考
????導致地區貧困的因素比較多,既有客觀環境的限制,也有主觀努力不夠的問題。結合拱壩鄉幫扶工作實際,我從轉變思想、政府推動、群眾努力三個方面,對如何通過主觀努力推動地區發展進行了一些思考:
????1、關于轉變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群眾對發展致富的認知程度,決定了對幫扶工作的認同和接受程度,也決定了幫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從拱壩鄉的情況看,多數群眾由于受閉塞環境的限制,對外界發展了解不夠,對發展差距認識不夠,加之受傳統風俗習慣的影響,比較滿足現有生活狀況,對發展致富的愿望還不是很迫切,對幫扶不夠積極,一定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拱壩鄉開展幫扶,必須要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一是要發展教育。這是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最根本且長遠的途徑。從現在開始,確保全鄉適齡青少年全部接受九年制義務制教育、普及高中教育、重點發展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教育,讓更多群眾通過接受教育、學習知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培養發展意識。二是要組織外出觀摩。分批次組織各村村班子成員、致富帶頭人和有發展致富潛力、意愿的人員赴發達地區參觀學習,開闊眼界、更新觀念、增長見識、學習技能。三是要示范帶動。鼓勵發展致富能人充分發揮示范效用,現身說法引導群眾改變觀念,并通過組建協會等方式,帶動群眾共同發展致富。
????2、關于政府推動。一個地區的發展關鍵是要有一條科學的發展思路和有力的項目技術支持。政府在推動群眾發展致富方面,應重點做好確定發展思路、尋求項目技術支持、推動規模化發展三個方面的工作。從目前拱壩鄉的情況看,制約發展致富的問題主要在三個層面:一是貧困群眾想致富,但不知如何干;二是基層干部實干、想幫助群眾致富,但不知應干什么;三是有關部門熟知政策、掌握項目資金,卻不知該支持誰去干。解決這三個層面的問題,關鍵在于建立科學有效的機制,整合發揮好群眾、干部和部門三個層面的力量。一是有關部門要對基層干部進行區域發展、產業發展、富民惠農方面的輔導講解,使基層干部進一步掌握發展致富的理論和知識。二是基層干部依據發展致富的理論知識,詳細掌握了解地區發展資源稟賦和制約因素,與有關部門一同研究發展出路,制定發展計劃。三是基層干部按照發展計劃,在一定范圍進行試行,待成功后進行推廣,有關部門提供必要的資金、技術和營銷等方面的支持,發展規模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3、關于群眾努力。幫扶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負責對口幫扶的單位和干部只能是“搭臺子”,由群眾“唱主角”,不能是“抬轎子”,群眾不動,幫扶單位和干部出力不少、見效甚微。我認為,受幫扶群眾應從三個方面努力尋求發展。一是要會借勢。通過新聞媒體和幫扶干部的宣講,認真領會國家和省上的惠民富民精神,借助有利政策和時機乘勢而為、積極有為、敢為人先,努力謀求發展出路。二是要會借力。充分利用好“雙聯”這一政策平臺,積極與聯系幫扶的單位和干部溝通,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幫扶單位和干部所能提供的項目和資金支持,發展生產、改進技術、加大投入、擴大經營、增收致富。三是要會借智。積極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種外出考察和專業技術培訓,學習借鑒先進的產業發展經驗、管理模式、經營理念、種養殖技術,通關改造升級提升現有產業的質量和效益。
????
????作者系省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