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8-30
- 來源:
??? 甘經網玉門訊??? 秋收過后,玉門市六墩鄉安康村村民郭樹軍來到了玉門綠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脫下農裝,換上工服,成了一名蔬菜制品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每月有2800元的收入,休息的時候還能回家,這讓他安心務工,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 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玉門市大力實施“421”產業增收脫貧計劃,其中的“1”就是指“戶均1人搞勞務”,通過勞務經濟來帶動貧困戶的脫貧步伐。
??? 結合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該市全面開展勞動力資源摸底調查,發現一部分貧困戶,靠家中僅剩的個把勞動力支撐,很難發展農業產業,一部分則是土地鹽堿化嚴重,種植業收入十分微薄。因此,許多貧困群眾都像郭樹軍一樣,有強烈的外出務工愿望,但因有的缺乏就業技能,有的要照顧家里不能遠行,都難以付諸行動,只能賦閑在家。而與這一現象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該市企業普遍存在的招工難、用工難問題。
??? “務工不用去他鄉,玉門就是好地方”。玉門市通過市政府公眾信息網、電臺、電視臺、城鄉LED顯示屏將就業政策及時發布到鄉鎮、社區,讓廣大群眾及用人單位及時了解政策。勞務部門每月和市內企業、園區對接,并深入住戶和轄區工商個體戶進行摸底調查,掌握企業、工商戶所需崗位和所需人員要求,及時在電視臺和玉門公眾信息網發布人員供求信息。并大力開展“春風行動”、“再就業援助月”等主題招聘活動,引導廣大貧困群眾就近就業,目前全市共開發就業崗位7519個,輸轉貧困群眾3500人,實現勞務收入3900萬元。
??? 一項職業技能,就是一把就業“金鑰匙”——智力扶貧,讓貧困群眾形成自我“造血”功能
??? 玉門市柳湖鄉興旺村村民鄧學強在玉門經濟開發區的錦輝長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上班已經兩個月了。“我通過勞務部門組織的勞動力技能培訓學會了電焊技術,精準扶貧幫扶干部就介紹我到這個廠子當電焊工,現在每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工資?!编噷W強對筆者說。
??? 玉門市把勞務技能培訓作為精準扶貧的治本工程,積極對接市內各企業的用工需求,把職業教育與勞務扶貧結合起來,針對不同產業、行業、企業用工需求,結合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選擇實用性強的職業、工種和農業適用技術,因勢利導開展泥瓦工、電焊等精準特色培訓,使更多的農民從體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轉變,提高了經濟收入,目前全市通過技能培訓的384名貧困群眾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人均月工資達到2500元以上,既解決了企業技術用工難題,又將貧困群眾的職業技能轉變成了經濟收入。
??? 進城入廠,在本市企業就業,玉門市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圓了脫貧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