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9-18
- 來源:
——碌曲縣推進產業發展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碌曲縣把精準扶貧作為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結合精準扶貧要求,因地制宜,從對象精準抓起,把“造血”與“輸血”相結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工夫、在精準落地上見成效,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思維打好扶貧工作的攻堅戰,切實提升農牧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走出了一條邊遠農牧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產業發展之路。
畜牧產業園開啟種養新模式
走進碌曲縣西倉鄉新寺村耿薩畜牧產業園,今年新收割的青稞草整齊地碼在空地上。在養殖小區里,牧民完瑪正在和其他村民安裝飼養槽。
“明天,草場上的牛羊就要趕回來在這里過冬了,再也不用擔心牛羊掉膘了?!蓖戡敻吲d地說。
貢保甲是耿薩種植養殖發展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產業園是在耿薩種植養殖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的,村里50戶農牧民加入了合作社。通過省、州、縣領導雙聯幫扶和扶貧專項資金扶持,合作社承包圍欄耕地600畝種植飼草料,草場70畝,集中養殖了800只藏羊,建設了兩間儲草倉庫,購置了5套各類農機用具。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進行生產經營管理,采取自然放養與圈養相結合經營方式運作。合作社試運營以來,社員戶均增收1800元以上。
耿薩畜牧產業園是碌曲縣做大特色畜牧產業,拓寬牧民增收渠道的一個縮影。縣里實施分類指導,通過金融信貸、技術培訓等方式,持續加大牦牛、藏羊產業帶建設,大力扶持大河公司、泰霖實業等畜產品龍頭企業建設,幫助農牧民群眾進一步鞏固提高收入,不斷向小康邁進。
2015年,碌曲縣共發放各類惠農貸款8964萬元,其中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700萬元,全部用于扶貧開發和農牧業發展。全縣24個行政村都成立了互助資金協會,資金規模達到827萬元,有效解決了農牧民群眾資金短缺問題。
截至目前,全縣共成立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35個,入社會員2217戶,占全縣農牧戶的37.78%,其中貧困戶入社423戶,占全縣貧困人口的32.66%。
“牧家樂”敲開牧民致富門
行走在碌曲縣西倉鄉貢去乎村,硬化過的村道寬敞整潔,一座座藏族特色濃郁的建筑鱗次櫛比。走進扎西藏家樂,一樓設置有廚房,二樓是一個個獨立的鋪位,房間干凈整潔,院子里還有衛生間和洗澡間。主人貢保扎西說,因為地理位置好,前來住宿的游客很多,他可以代購蔬菜,提供廚具,游客可以自助做飯。2015年他家靠藏家樂收入1萬多元。
碌曲縣大力實施“旅游富縣”戰略,發展生態旅游業,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工程,扶持農牧民開辦藏家樂、牧家樂、牧民旅店等,則岔村、貢去乎村和浪木村建成了旅游專業村。2015年,全縣共新增酒店賓館30家、餐廳35家、農牧家樂62家、旅游服務接待點和游牧文化體驗中心22家、旅游紀念品商鋪28家,新增旅游從業人員616人。
電商起步助力藏鄉脫貧
“我希望學到更多制作淀粉的技術?!痹诼登h雙岔鄉二地村淀粉生產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里,技術員其俊吉這樣表達對今后生活的憧憬。
二地村是半農半牧區,因地理位置偏僻,當地種植的土豆難以外銷,為此二地村成立了淀粉生產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收購雙岔鄉周邊的土豆進行淀粉加工。
“現在有了電商銷售網絡,銷售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焙献魃缂夹g指導員祁永勝說,合作社2014年9月投產后,收購土豆10萬公斤,生產淀粉1.5萬公斤。
雙岔鄉掛職書記楊班瑪次力告訴記者,為加快發展農牧村經濟發展,促進農畜產品商業化、信息化、拓寬銷售渠道,雙岔鄉搭建了農畜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鄉鎮電商平臺由縣商務局電子商務中心提供技術服務、項目扶持、信息共享、政策支持和物流建設。
為加快扶貧網站建設和電商扶貧試點項目推進,碌曲縣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徑新模式,加快電子商務扶貧步伐工作要求,投資5.5萬元建設了扶貧網站,在雙岔鄉設立了3個電商扶貧試點村,按照“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原則,大力發展農牧村特色產業發展,引導和支持貧困村在網上開展農畜產品的銷售,為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開啟了新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