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8-08-07
- 來源:
平涼是六盤山特困片區和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甘肅省較為貧困的市州之一。莊浪縣、靜寧縣、涇川縣、靈臺縣、崆峒區是國家片區貧困縣,崇信縣、華亭縣是省列“插花型”貧困縣。2014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594個、貧困戶10.11萬戶、貧困人口40.6萬人,貧困發生率為20.8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以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為重點,突出“五個聚焦”,落實“一戶一策”,扎實開展精細精確精微的“繡花式”扶貧,扶貧開發呈現出精細化管理、精準化幫扶、深層次推進、全方位攻堅的良好態勢,形成脫貧攻堅新模式。
一是堅持“四個導向”,聚焦總體戰略。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和實干導向“四個導向”,把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起來謀劃,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將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融入脫貧攻堅的計劃和實踐之中,從注重減貧進度向更加注重脫貧質量轉變,從注重完成脫貧目標向更加注重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轉變。
二是瞄準深度貧困片帶,聚焦重點區域。緊扣破解制約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穩定脫貧的主要問題,倒排時間節點,突出精準方略和到村到戶,采取“上下聯動、條塊結合、逐村調研、逐戶對接”的辦法,分級編制了平涼市深度貧困地區和2個深度貧困縣、4個深度貧困鄉、401個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圍繞六大重點,制定了25條聚焦深度貧困鄉村推進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明確了主攻方向和政策舉措。
三是建立富民產業“五個一”推進模式,聚焦農民增收。根據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確定紅牛、蘋果、勞務三大產業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和首位富民產業,創新產業推進模式,全力突破提升。
四是發揮政策疊加效應,聚焦補齊短板弱項。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對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的涉農資金和政府幫扶資金進行歸集整合,集中力量解決深度貧困片帶基礎設施、教育、文化、衛生等短板弱項,做好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性保障兜底等工作,為決戰深度貧困夯實基礎。
五是集中干部資源,聚焦幫扶重點。全市最貧困的68個村由市級領導包抓,市縣區管錢、管項目的部門、單位全部向深度貧困村集中。全市59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206個貧困發生率高于17%的非貧困村都派駐了5人左右的駐村幫扶工作隊。各幫扶單位從幫助貧困群眾多栽一畝果、多養一頭牛、多輸轉一名勞務、多辦一件實事抓起,累計投入資金7.45億元,落實幫扶項目6322個,幫辦各類實事6.9萬件,有效解決了一批制約貧困村發展的瓶頸問題。簽約引進農林、教育、衛生等領域緊缺專業人才600多名,積極鼓勵引導各類人才扎根貧困鄉村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