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5-18
- 來源:http://www.dingxi.gov.cn/art/2021/5/17/art_5_1412338.html
近年來,通渭縣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從健全工作機制、緊缺人才引進、本土人才建設、服務保障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構建“管、育、用、留”“四維一體”人才制度體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堅持黨管人才,健全機制“強保障”。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領導機制和運行機制,制定出臺《通渭縣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通渭縣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管理辦法》《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方案》,堅持“按需引進、精準引進”原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相關規定,統籌全縣事業單位編制,精準引進一批教育、衛生、農業、廣電媒體等方面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改進完善引才方式,優化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暢通合理流動渠道,推動各類人才向基層一線、扶貧一線、產業一線聚集。
堅持外聯內引,拓寬渠道“聚英才”。堅持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原則,分別制定農業、衛生、教育、工信、文旅等重點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采取事業單位招考和“教育人才簽約聘用、衛生人才人事代理”相結合的方式,招考引進教育、衛生類大學畢業生53名,招聘引進急需緊缺教育人才7名、醫療衛生人才64名。認真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千人培訓”計劃》,廣泛開展人才合作交流,有針對性地引進福清掛職教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17名,開展人才考察交流學習和培訓6次2350人次。
堅持分類培訓,多措并舉“育人才”。圍繞全縣“6+4”特色產業發展體系,充分發揮省市人才項目的牽引功能,開展畜草、金銀花、花椒、蘋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6期,培育金銀花產業人才40名。立足打造“全國新能源精準扶貧示范基地”,強化校企合作,培養新能源生產技術與運營維護人才80名,招聘新能源運營維護人員254人。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六項計劃”,積極拓寬選派范圍,優化調整專業結構,選派企業科技特派員15名,開展技能技術培訓92期,培養發展農民技術員785名、科技明白人2086名。
堅持創優環境,舉賢重才“聚人心”。實行以政府投入為主導,以用人單位為主體,以項目幫扶、社會和個人參與的多元化人才工作經費入機制,健全了領域內人才流動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實施英才歸心“通渭家園”工程,提高服務人才效率,優化政策、資金、待遇保障,吸引更多的通渭籍在外優秀人才回鄉工作,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加大人才工作和先進典型宣傳力度,在通渭縣電視臺、通渭發布、通渭黨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加強對人才政策、優秀人才典型事跡等方面的宣傳,進一步提升人才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才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在全縣范圍內營造識尊才重才的濃厚氛圍。(通訊員魏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