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03
- 來源: 渭源縣
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是新形勢下黨的事業所需、老同志自身所愿、老干部工作職責所在。近年來,渭源縣緊緊圍繞“展示陽光心態,體驗美好生活,暢談發展變化”主題,積極搭建平臺,精準設計載體,組織引導和激勵老干部在建設幸福美麗新渭源偉大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釋放傳遞正能量。
搭建建言獻策平臺,激發正能量。充分運用老干部政治覺悟高、明辨是非能力強、社會影響力大這一優勢,積極搭建建言獻策平臺,推動老同志在社會各個領域顯身手獻余熱。一是開展“參政議政”活動??h委、縣政府每年召開“兩會”、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時,都邀請老同志代表參加;每制定出臺一項新的重大政策前,都主動聽取老同志的意見;每年組織老同志參觀全縣重點項目,真誠征求老同志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今年在編制全縣“十四五”規劃時,專門召開離退休老同志“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座談會,廣泛聽取老領導、老同志對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二是開展專題調研活動。今年,圍繞建黨100周年開展了“我看建黨百年新成就”專題調研活動,召開了調研座談會,老干部們各抒己見,或分享自身退休感悟,展示他們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或暢談從嚴治黨、重拳反腐、脫貧攻堅等方面振奮人心的成就;或展望國家未來經濟建設、民生事業的發展前景;或就老干部工作、干部培訓等等獻計獻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開展參觀考察活動??h委老干局每年組織縣級退休老干部赴省外、省內及縣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考察,感受經濟社會新變化,引導老同志以陽光的心態、積極的作為,理解、支持和服務全縣各項工作,調動和激發了老同志的政治熱情,增強了老同志建言獻策能力,持續當好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定擁護者。
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展現正能量。依托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圍繞老干部“走出去、動起來、登上臺、有收獲”這個目標,著力打造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文體活動的樂園、展示風采的窗口,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做時代老人的示范者、引領人。一是開展政治理論的學習交流。每月16日組織老干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交流研討,注重學習當前形勢任務及思想政治理論,開展一系列專題培訓和知識講座等,培養老干部積極的養老心態。同時建立老干部微信學習群,為老干部提供交心談心和溝通互動平臺,老干部相互交流學習體會和學習方法,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按照“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的原則,組織開展門球、太極拳、太極劍、廣場舞等日常文娛活動,讓老同志在活動中體驗樂趣、收獲快樂。同時成立了老年大學藝術團,圍繞全縣重點工作,開展文藝下鄉、文化扶貧、鄉村文化旅游節等活動,編唱紅歌花兒:“東方升起了紅太陽,照的大地亮堂堂,習主席來到咱渭源,元古堆致富著領先,留得輝煌著在人間,好日子過著嘛舒坦”,唱響了“永遠跟黨走”的時代主旋律,深受群眾歡迎。三是深化“同心共筑中國夢”活動。積極組織參加全市老干部“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匯演”,讓老同志在全市舞臺上展示文藝才華;精心組織老干部開展建黨百年華誕紅歌傳唱活動,100多名音樂愛好老干部組成合唱團,在全縣慶祝建黨百年歌詠晚會上獻唱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真切表達了退休干部黨員對黨的赤誠與熱愛,也充分展示了全縣退休干部黨員永遠跟黨走、繼續發揮余熱的精神風貌,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
搭建社會實踐平臺,釋放正能量。充分運用廣大離退休干部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中積累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智慧優勢,積極搭建社會實踐平臺,組織引導老同志參與到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高社會治理等重要社會實踐工作中來。一是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建立老年大學志愿者服務隊,鼓勵廣大老干部、老同志爭做活動的踐行者,引導做好宣傳、監督、助力、建言獻策等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建設幸福美好新渭源發揮積極作用,傳遞正能量。二是結合渭源縣省級“文明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創建,將社區作為老干部大有所為的新陣地,引導老干部主動融入社區、服務社區、奉獻社區,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聘請23名老干部擔任城區“五老”人員宣講團宣講員,68名老干部為“三城創建”義務監督員、網格員,積極參與社區環境整治、治安聯防、糾紛調解、鄰里互助、社情民意反映、黨風廉政監督等工作,在引領弘揚社會新風尚、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結合“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時代新人”主題宣講,離退休干部深入機關、學校、社區,結合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以耳聞目見、親身經歷的紅色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營造良好氛圍。(通訊員何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