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20
- 來源:天水市科技局政法科
2021年,天水市科技局全面貫徹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狠抓科技人才工作落實,為天水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抓好科技項目引領,積極培育和凝聚科技人才。一是加大市級科研項目力度。優先支持由高層次人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帶頭實施的重大科研項目,組織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為科技人才搭建廣闊的平臺。年初,組織征集申報2021年度市級科技計劃項目400多項,經過初選、現場考察、專家評審、公開公示等環節,確定立項267項,補助經費1297萬元。根據新出臺的《天水市科技計劃自籌經費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市科技局首次實施自籌經費(B類)項目40項。二是積極組織申報科技“揭榜掛帥”制項目。貫徹落實《甘肅省科技揭榜掛帥制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上半年,通過征集需求、論證遴選等方式,首次向省科技廳推薦的天水電傳所申報的技術攻關類名稱為“工業互聯網(IIoT)智能石油鉆機裝備的研制”項目在全省范圍內公示發榜;同時組織開展了市級科技“揭榜掛帥”制項目,共征集到項目25項。三是積極爭取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上半年,經過征集遴選,組織申報各類省級科技項目179項。
(二)抓好創新驅動引領,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組織選拔農村科技特派員。全市有針對性的下派1187名科技特派員和85名“三區”人才深入基層一線和田間地頭,確保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員,麥積區優秀科技特派員裴宏洲、李文會通過“麥積三農”快手平臺針對大櫻桃、蘋果等發生霜凍、冰雹恢復、病蟲害防治等問題,解答群眾需求,提出補救措施;上半年,秦州區人民政府表彰了20名優秀科技特派員,秦安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特派員潘虎林榮獲天水市勞動模范和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二是評選拔尖領軍人才。牽頭推薦選拔省、市級社會事業類拔尖領軍人才,其中,向市委人才辦推薦市級社會事業類拔尖領軍人才5人,推薦省級社會事業類拔尖領軍人才1人;組織開展了2021年成紀之星人才項目推薦申報工作,推薦5個領域人才項目共15項,其中,領軍人才社會事業項目4項,引進人才扶持項目1項,鄉土人才扶持項目4項,市外人才扶持項目1項,市外人才扶持項目5項。三是深化東西部科技協作。制定了《2021年東西部科技協作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計劃》,2021年上半年,爭取天津援建科技項目2項,選拔推薦科技人才赴天津學習交流21名,首個津甘“雙地”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在市果樹研究所揭牌。自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全市科技系統與天津市科技部門、科研院所和有關企業先后14次對接科技扶貧協作事宜,爭取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項目24項、資金3653.83萬元。
(三)抓好科技創新政策落實,激發科研人員活力。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宣傳貫徹落實《天水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天政辦發〔2018〕39號),《關于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強化科技引領的實施意見》(天政發〔2020〕85號)和《天水市創新助力拓存創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案》(天政辦發〔2020〕108號)文件,支持科研院所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特點的職稱評定、崗位管理、成果處置、收入和分配激勵機制,賦予科研單位更大的經費自主權,允許科研單位從基本科研業務費等穩定支持科研經費中提取10—20%作為獎勵經費,獎勵經費的適用范圍和標準由科研單位在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決定。二是強化政策落實。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強化科技引領的實施意見》,允許科研單位自助分配科技成果轉化收入,放寬收入分配限額,科研單位可自行制定管理辦法。其中,市農科所制定出臺了《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將科技人員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貢獻作為職稱評聘和獎勵的重要指標,成果轉化凈收益的50%用于獎勵研發團隊成員,15%用于獎勵所在中心轉化管理團隊人員,15%用于獎勵所機關服務保障團隊人員,20%用于單位科研事業發展基金。三是完善科技人才發展激勵機制。年初,市科技局與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聯合印發了《天水市加快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實施辦法(試行)》,將科技人才3類,主要從職業道德、創新能力和業績貢獻等3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判。3月初,市科技局轉發了省科技廳等四部門《關于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的通知》,進一步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員保障激勵、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等突出問題。5月初,為落實《天水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征集到市級獎補項目33項。
(四)抓好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一是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為進一步加快全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制定了《天水市技術創新中心認定與運行管理辦法(試行)》。上半年,組織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48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家,復審11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4家,組織14家市級眾創空間申報省級眾創空間。目前,全市已建設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有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7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10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6家,市級眾創空間16家。二是強化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天水協同科技創新研究院11個科技創新中心發揮“領頭雁”作用,大力開展協同創新,強化關鍵技術攻關,促進成果轉移轉化。5月21日,天水師范學院聯合天水華天電子集團、天水華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成立了微電子產業學院和甘肅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究院。三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在全市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征集“替代進口”關鍵技術,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電工電器、生物醫藥、新材料、軍民融合等領域的12家骨干企業上報了“替代進口”關鍵技術,其中已研發取得的技術及產品4項,明確攻關方向的10項。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實際需求為導向,以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引進為重點,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