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0-09
- 來源:瓜州縣政府辦公室
今年以來,瓜州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認真謀劃、聚力落實,各項工作平穩起步、高效推進,為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立足謀篇布局,繪好鄉村振興“新藍圖”。制定出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意見》等綱領性文件7件,為指標化、目標化、項目化推進任務落實奠定堅實基礎。成立5大振興工作專班和12個專責工作組,將政策、資源、資金、機制、措施、力量等統籌調派,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14次,及時研究部署、調度推進有效銜接工作,確保了全縣上下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力、落實同步。
二是緊盯精準幫扶,織密防止返貧“保障網”。建立“月走訪監測、季督查指導”機制,組織幫扶干部、駐村工作隊、包村干部、村兩委班子四支隊伍,聚焦1個群體,緊盯3類對象,關注10類家庭,采取“走、看、問、聽、記”的方式進行全覆蓋定期排查,共摸排監測對象9戶37人,每戶落實2萬元產業幫扶資金,持續跟蹤落實就業、教育、醫療、低保、臨時救助等普惠性幫扶措施,做到應納盡納、應防盡防。
三是聚力多元驅動,唱響產業振興“主旋律”。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投入產業培育銜接資金8700余萬元,立足蜜瓜、枸杞、草畜三大產業,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扶持建成優質蜜瓜產業示范園區7個,示范帶動群眾發展精品設施蜜瓜6000畝、大田蜜瓜4.5萬畝;全面推進雙塔“枸杞小鎮”建設,輻射帶動東片7個鄉鎮種植枸杞12萬畝,標準化面積達到6萬畝以上;探索推行“政企銀保+農戶”肉牛養殖模式,扶持164戶養殖大戶累計調引基礎母牛1233頭,培育飼草加工企業4家,肉牛養殖園區5個,加快了草畜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成立全縣農機合作聯盟,購置大型機械5大類120臺件,有效提升了特色產業種植現代化技術水平。
四是用活人力資源,激發穩定增收“動力源”。建立健全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采取柔性引才理念,從省內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渠道聘請“洋專家”和“土專家”50名,為鄉村振興解疑釋惑;分批次開展鄉村振興骨干、新型經營主體、創業致富帶富標兵三個層次培訓420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做實“崗位供給”和“就業需求”兩個清單,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用技能培訓2288人,其中已脫貧人口技能培訓814人,通過各類方式實現培訓后穩定就業1650余人;完成“雨露計劃”培訓704人,實現低收入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培訓全覆蓋。
五是著眼統籌發力,筑牢鞏固拓展“壓艙石”。始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出發點落腳點,在鞏固好已實現的“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基礎上,聚焦群眾渠、路、水、電等急難愁盼,投入銜接資金4000余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3.3萬畝,襯砌渠道150公里,鋪筑田間道路100公里,建設防風林帶70公里,完成土坯房改造300戶并配套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根基。全面完成1252個7.4億元扶貧項目資產登記確權,明確相關部門和鄉鎮、村的管護責任,確保了扶貧資產保值增值、持續發揮效益。
六是聚焦嚴管厚愛,激發幫扶隊伍“內生力”。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全縣28個貧困村84名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進行全覆蓋輪換,落實生活補助經費78萬元,舉辦駐村幫扶工作隊培訓班2期,保證了駐村幫扶工作無縫銜接、穩定連續。釘釘打卡、明察暗訪、調閱考勤等方式,持續加強駐村幫扶工作隊日常管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8支駐村工作隊累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625件,化解矛盾糾紛134起,駐村工作隊作用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