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0-22
- 來源:靜寧縣發展和改革局
近年來,靜寧縣堅持正確處理易地扶貧搬遷與脫貧攻堅全局關系,堅持整體思維、正確處理搬遷對象、搬遷選址、搬遷建設關系,堅持協同思維、正確處理搬遷安置和后續扶持、產業培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關系,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推動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在決勝脫貧攻堅戰役中,靜寧縣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全力破解“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難題,后續產業蓬勃發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民生改善成績可喜。
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扶貧效應顯著提升。靜寧縣把規劃布局作為項目實施的先導力量,統籌房屋建設、道路硬化、用水供給、電網接入、產業配套等多項工程,以規劃指引搬遷、引領脫貧。“十三五”期間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26戶79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12戶5191人,非建檔立卡戶614戶2739人,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民生設施共享共用、移民居民和諧共處、新村舊村竟相發展、區域經濟整體提升。
基礎服務配套完善,生活條件顯著提高。靜寧縣把建設安全住房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基本保障,采取統一規劃,分戶實施和集中實施等方式,三年內累計為搬遷群眾建設住宅1826戶(套),使搬遷群眾居有所屋;把配套建設基礎設施作為改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點,多措并舉全力實施了通水、通電、道路硬化、綠化美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和部分幼兒園、文化活動室、文化活動廣場等服務設施,基本保障和滿足了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文化活動需求,極大改善了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后續產業精準跟進,脫貧致富步伐加快。把幫扶措施落實和發展后續產業作為易地搬遷群眾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堅持易地搬遷與產業培育相結合,突出果品、草畜、馬鈴薯、旱作農業、光伏、勞務“六大產業”,為搬遷群眾穩定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走出了一條通過產業發展幫助搬遷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
綜合施策力求實效,生態修復錦上添花。在發展產業和提升公共服務的同時,重視生態環境建設,投入資金對遷出的土地實施復墾等生態修復工程,有效遏制了部分遷出區生態惡化趨勢,實現了脫貧致富與生態保護“雙贏”。
今后靜寧縣將繼續完善有關機制,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解困、解憂、解疑,促就業、促服務,開創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真正讓搬遷群眾乘上開啟新征程的幸福列車。(編輯:武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