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0-27
- 來源: 甘谷縣鄉村振興局
今年以來,甘谷縣依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載體,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嵌入”到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堅持“點線面”同步發力,“急愁盼”一體推進,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關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推動有效銜接工作見行見效。
找準“落腳點”,解決好群眾“急事”。做好“線上回復+線下辦理”。針對大像山鎮楊場村群眾反映用水難問題,住建局、甘谷供水公司、大像山鎮等部門單位迅速啟動實施了楊場村供水管網建設工程,共鋪設供水主管道900米、支管道1664米,接通用戶180戶。針對部分邊遠地區群眾農村反映自來水保障程度還不夠高的問題,水務局于6月中旬開工建設農村水源保障工程,新建沉淀式水源1座,西北部、十里鋪新打水源井4眼,10月底完成全部建設內容。推動“上門服務+主動銜接”。殘聯上門免費適配助聽器20臺、發放輪椅50輛,主動銜接上級部門為2家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落實扶持資金15萬元。文旅局為31個脫貧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配送價值186.9萬元的文化器材,進一步提高了村級文化設施功能,豐富了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緊盯“需求線”,解決好群眾“愁事”。緊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學位、床位、車位,廁位、攤位、房位”等方面,全力以赴辦實事、解難題,疏堵點、治痛點。聚焦“學位”,全面推進西城區九年制學校、甘谷七幼等11個教育教學項目,解決中小學生“入學難”的問題。聚焦“床位”,開工新建縣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3個醫療衛生類項目,特別是按照“平戰結合、填平補齊”的原則,在縣醫院建成獨立的傳染病區,達到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收治條件。聚焦“車位”,投入使用康莊西路立交橋停車場、西環路停車場、新城街便民停車場等3個停車場,增設停車位260個,新建大什字廣場地下停車場主體工程已基本竣工。聚焦“廁位”,建立了農村“廁所革命”縣、鄉、村三級質量監管工作體系,完成戶廁改造4146戶。聚焦“攤位”,對車場街原農貿市場等3個交易市場進行全面提質改造,新建便民市場6個,新增交易攤位878個。聚焦“房位”,住房建設事務服務中心發揮職能優勢,對有條件、有購房欲望的符合保障條件的群眾,提供價格適宜的經濟適用住房,并優先納入保障范圍,解決部分群眾娶媳婦“婚房”難的問題。
織密“服務面”,解決好群眾“盼事”。建強服務點,黨員幫辦橫切入。針對一般困難訴求問題,根據在職黨員干部個人特長、職業特點以及居民群眾的需求,建立特色服務崗,為群眾排憂解難。檔案館干部為福利院40多名孩子,送去了學習用品、玩具等。統戰部聯合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六峰鎮黃家窯村學生送去了書包、文具盒等學習用品,為每位老師送上運動服。信訪局干部到康莊社區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品,為孤寡老人理發,打掃衛生。拓寬服務面,單位幫辦縱深入。生態環境局在清溪河安遠鎮段,渭河六峰鎮段新建污水沉淀池3座,持續改善河流生態環境;住建局落實655萬元村級環衛經費,在15個鄉鎮新建垃圾中轉站18座,采購環衛車輛30輛,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人社局強化政策指導,推動92家扶貧車間轉型為“鄉村就業幫扶車間”“鄉村振興就業工廠”,直接帶動就業3800余人。鄉村振興局科學編制2021年財政銜接補助資金項目,共安排銜接資金4.44億元,安排第一批財政銜接資金1.03億元,實施項目168個;安排第二批財政銜接資金3.41億元,實施項目340個,目前所有項目已全部啟動實施,為推動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