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28
- 來源:麥積區鄉村振興局
近年來,麥積區立足林區資源稟賦和地域特點,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引導、區域推進”的原則,采取企業帶動、合作社組織、農戶參與的模式,多渠道籌措資金,持續推進食用菌產業,形成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產業化發展新格局,實現了農戶、村集體、企業三方共贏。
一是培育經營主體抓規模。充分發揮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天水眾興菌業公司示范帶動,積極培育發展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利橋菌業和天水紅崖河菌業,帶動黨川、利橋、東岔、三岔等鎮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平菇、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產業。并在利橋鎮組建聯合社,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實現抱團發展。
二是多方籌集資金抓保障。積極整合東西部協作資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資金,采用“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800萬元,撬動社會資金6500萬元用于食用菌產業發展,整合利橋鎮8個村的資源,在秦嶺村建成了占地約150畝、種植大棚120座的木耳產業示范園,持續擴大種植規模,實現了生產基地化、周年化、專業化。
三是拓寬增收渠道抓聯結。采取村集體、農戶土地、資金入股,企業提供菌棒和技術服務,回收產品,合作社吸納農戶務工就業等措施,使農戶參與合作社日常生產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戶參與度,拓寬了群眾收入渠道。
四是提高生產技能抓培訓。由人社部門牽頭,農業部門組織實施,委托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在食用菌生產鎮村,積極開展食用菌實用技術和勞動力技培訓,累計共培訓12期2400人次,提高了群眾標準化生產意識和技術。
目前,全區年生產木耳菌棒800萬棒,生產香菇和平菇菌棒60萬棒;建成各類菌業生產基地15個、總面積560畝、總產量2.46萬噸、總產值25380萬元。先后注冊了“羲皇”金針菇、“利橋”木耳和“紅崖河”木耳等綠色品牌。
下一步,麥積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小木耳、大產業”重要精神,按照“產業集群、要素集聚、設施先進、生產綠色、帶動有力”的思路,切實加快秦嶺木耳產業園的建設進度,擴大生產規模,帶動東路林區、林緣區鎮村打造全區木耳產業示范帶,優化調整全區產業結構,為群眾穩定增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