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7-0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25萬億元
十年來,累計建成15.6萬座初加工設施、5萬多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了70.6%,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近25萬億元。
本報記者 潘宇靜
6月27日,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鄉村振興取得積極進展,是多種因素同向發力、合力推進的結果。
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多,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上述負責人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將把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基本導向。
鄉村振興開局良好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振興開局良好,農村面貌煥發新氣象。鄉村產業蓬勃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轉型升級,休閑旅游、電商直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打造了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說,有三個顯著標志印證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成就。一是糧食產能鞏固提升。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為保供穩價防通脹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脫貧攻堅成果基礎得到鞏固。三是鄉村面貌明顯改善。
“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是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季焜認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力支撐,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
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
鄧小剛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十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全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累計建成15.6萬座初加工設施、5萬多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了70.6%,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近25萬億元。全國休閑農莊、觀光農園、農家樂等達到30多萬家,年營業收入超過7000億元。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村網絡零售額2萬多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200多億元。
“鄉村產業發展,有利于強化鄉村產品供給功能,調整農業要素貢獻功能,增強產業對農民的收入貢獻,凸顯鄉村對傳統農耕文化和生態環境的保障功能,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
鄧小剛說,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把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基本導向,圍繞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做文章,把就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引導投資興業,優化農村營商環境,引導工商資本下鄉建立綠色優質產品基地、布局加工能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