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7-24
- 來源: 清水縣鄉村振興局
今年以來,賈川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以縣第十六次黨代會精神和2022年工作會議精神為統攬,全鄉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崗位,以實干篤定前行,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書寫精彩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是突出富民增收,筑牢產業興旺根基。聚焦六大特色產業板塊構建,緊盯五大富民產業培育,健全完善防返貧監測機制,落實106戶監測對象521條幫扶措施,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在保障2.8萬畝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高標準完成3040畝萬壽菊、300畝金銀花、4000畝飼草玉米、600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1461畝小雜糧種植,累計開展果園管護10000余畝,新建設施蔬菜大棚83座,新建新型經營主體24家,組建萬壽菊產業聯盟1個,申報有機產品商標2個,引導農戶自行發展的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產業抱團式發展,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不斷筑牢產業興旺根基。
二是狠抓項目推進,建設生態宜居鄉村。立足建設“生態花園、幸福家園”目標,持續抓好49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建設進度,深入推進2個示范村、3個一事一議村項目建設,實施通暢工程3條6.5km,加快鄉中學教學樓建設進度。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這場硬仗,通過“三清理四整治五提升”舉措,清理亂堆亂放220余處、溝渠800余米,整治亂搭亂建、亂貼亂畫、亂接亂拉60余處,拆除無人居住舊房10座40間、殘垣斷壁1200米,回收廢舊農膜27.5噸。全鄉環境衛生整治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道路沿線村內外干凈整潔、秩序井然、面貌常新。
三是聚焦改善民生,培育鄉風文明基礎。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累計發放低保資金118.1755萬元、特困人員補貼資金13.4780萬元;落實鄉級救助264戶20.69萬、縣級救助126戶68.506萬元、殘疾人補貼58.426萬元等。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1+9+70”模式,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00余場次,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等群眾性創建活動16場次。持續擦亮“耕讀梅江峪”文化名片底色,抓好董灣村“三紅五隊五育”建設,積極舉辦農民書畫展、文藝匯演、體育賽事以及鄉村節慶活動19場次,不斷培育文明鄉風。
四是踐行“五治”融合,打造鄉村治理樣板。積極踐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建立“黨支部+網格+黨員中心戶”服務網絡,健全四級網格長制度,排查化解矛盾糾紛77起,辦結信訪件22件,開展法律“八進”活動20余場次。充分發揮“一約四會”德治作用,修改完善9村村規民約。以實現“十有”“十無”為目標,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做好吊坪、韓溝兩村平安村創建工作,創建20個以上平安家庭。深化“雪亮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應用,安裝視頻監控43個,構建“網-路-人”結合的鄉村多元治安管理新模式,實現了全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五是強化組織建設,激發共同富裕活力。堅持以“四抓兩整治”為抓手,深入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加強村班子后備隊伍建設,儲備村級后備干部46名,發展預備黨員4名,創建梅江村黨建示范點1個,組建萬壽菊產業聯盟1個,成立萬壽菊產業黨委1個。積極引導黨員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產業發展等工作。深入挖掘“土專家”、新型職業農民等專業技術人才組建技能政策培訓隊伍10支,常態化開展技能培訓、科技科普、理論宣講等活動16場次,開展萬壽菊栽植技術、果品提質增效、電商、廁所改造等技術培訓8期360人次,不斷提升了新型農民職業化程度,扎實推進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