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6-19
- 來源:秦州區鄉村振興局
??近年來,秦州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建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圍繞“宜居、宜業、村美、民富、人和”的目標,以改善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村莊規劃為統領,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示范帶動發展為突破,著力創建一批特色鮮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基礎完善、鄉風文明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一、因地制宜科學編制。緊盯“旅游富區”戰略目標,堅持規劃先行,按照“政府指導、規劃引領、市場運作、綜合配套”的原則,緊跟發展導向、緊貼全區實際,制定印發《秦州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秦州區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秦州區村莊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和建設管控要求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指導全區鄉村旅游、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項目依法依規落地實施。同時,注重差異化設計、特色化發展,把村莊布局和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內容緊密結合,因村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嚴防千村一面、千村一篇。目前完成村莊規劃編制223個,其中處在城市或鎮規劃區內無需單獨編制規劃的90個,發展類村莊規劃實現全覆蓋。
二、分類示范輻射帶動。立足鄉村現實發展狀況、區位條件、資源稟賦,按照鄉村建設“八大行動”“七大工程”要求,緊盯鄉村建設創建指標,以打造發展類村莊為目的,圍繞鄉村旅游帶動型、城郊融合發展型、產業提升助推型、村落文化保護型4個類型,積極創建宜居宜業示范鎮村。近年來,全區共創建省級示范鎮2個、省級示范村12個、市級示范村26個、區級示范村42個,其中,打造玉泉鎮王家坪村等鄉村旅游帶動型示范村8個、太京鎮年集村等城郊融合發展型示范村8個、楊家寺鎮松樹村等產業提升助推型示范村8個、秦嶺鎮虎林村等村落文化保護型示范村8個。同時,以深挖鄉村民俗文化、倡導農村農耕文化為主體,積極總結和宣傳推廣鄉村建設示范創建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模式,以點帶片、以片帶面,輻射帶動鄉村旅游產業提質增效。
三、強化保障梯次推進。搶抓國家“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和省級“5155”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政策機遇,緊盯鄉村全面振興“引領區”目標,近3年來全區積極整合統籌各級銜接資金和行業部門資金1.5億元,圍繞鄉村建設3大類23項創建目標任務,以項目為支撐,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從補短板、強基礎、改面貌、提品質入手,積極實施基礎設施項目,填平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村莊功能,累計綠化道路157公里、綠化村莊58個、栽植各類苗木252萬株、硬化巷道3.84萬平方米,統籌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軟硬件”雙提升,為鄉村旅游健康美麗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強整治改善面貌。立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和“人居環境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以農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以“改陋習、凈環境、轉面貌、強內生”為目標,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全區累計組織鎮村干部、志愿者等6萬余人次,拆除塌房爛院、亂搭亂建4500余處,清理柴草垃圾1.2萬余噸、村內溝渠1800余公里,建成污水處理站42座、垃圾轉運站14座、農村生活垃圾填埋場4座,建成鎮級公廁20座、村級公廁481座、旅游廁所75座,改造戶廁5.9萬座,整治黑臭水體8條,全區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極大改善。
五、豐富載體提升動能。通過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鄉村振興促進法宣傳月”等活動,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文明新風,豐富農民物質文化生活,引導群眾轉變觀念,破除陳規陋習,主動參與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發展,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同時,以節為媒,通過組織具有地方特色、主題鮮明、和農事有關的節慶活動,增進農村與外界的聯系與互動,吸引游客更多了解農村旅游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盤活農村旅游資源,促進鄉村消費,提升鄉村價值,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以鄉村文化振興為引領,以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為抓手,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努力讓脫貧基礎更穩固、鄉村發展更美好、群眾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