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6-25
- 來源: 秦州區鄉村振興局
????今年以來,秦州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返貧工作重要論述精神,以增加群眾收入為中心任務,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目的,以國家后評估、省專項考核發現反饋問題整改為導向,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全力推動“五盯五抓五提升”專項行動開展,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務。
盯對象,抓排查重點,提升排查覆蓋面。一是緊盯所有監測對象。緊盯全區2412戶9770名監測對象,尤其是692戶2610名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對照返貧致貧風險逐戶逐人見面分析原因,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建立幫扶臺賬,跟蹤落實幫扶政策,提高幫扶成效。二是緊盯所有脫貧戶。緊盯全區2.6萬戶12.66名已脫貧人口,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逐戶逐人查缺項、補漏洞,對存在返貧風險的脫貧戶及時識別納入,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督促落實各項幫扶政策,對已落實政策及時更新動態填寫到政策落實清單,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三是面向所有農戶。緊盯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導致收入驟降支出驟增等存在潛在風險和特殊困難人群,按照省市區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監測范圍和標準,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全部納入監測對象,做到不少一村、不漏一戶、不留死角,提升對象排查覆蓋面。
盯識別,抓排查渠道,提升早發現能力。一是應用好“一鍵報貧”系統。對農戶“一鍵報貧”申報信息及時受理,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入戶核查。對符合納入條件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納入程序,及時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并落實幫扶措施,對不符合納入條件的農戶通過入戶核查及時解釋清政策跟蹤監測。截至目前,通過“一鍵報貧”申報農戶451戶,新識別監測對象9戶40人。二是應用好干部走訪排查。結合月預警監測、專項排查、集中排查等方式,逐村逐戶面對面精準算賬,對符合監測對象條件的戶,按照“12345”識別程序,第一時間納入,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解決應納未納、體外循環問題。三是應用好行業部門預警。每月對行業部門反饋的醫保政策落實完后合規自付醫療費用支出超過監測范圍、新識別低保戶、產業發展失敗、務工返鄉回流等預警信息,組織人員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建立預警臺賬,對符合監測條件的戶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識別所有程序,錄入國扶平臺,并及時制定幫扶計劃開展幫扶。
盯風險,抓對象確定,提升識別及時性。一是全面排查農戶個體風險。以全省監測對象監測標準,全面排查農戶的生產生活情況,排查收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的同時,排查就醫、就學、就業、產業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潛在風險,不唯收入唯風險,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全部納入監測范圍。二是全面排查規模性返貧風險。在排查內容上,重點排查旱澇、氣象、地質等災害以及疫情等各類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影響、大宗農副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下跌、農村勞動力失業明顯增多、鄉村產業項目失敗、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搬遷人口就業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制定防范預案,落實幫扶舉措,將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排查風險消除的監測對象。對排查發現風險消除不穩定、幫扶成效不明顯風險依然存在的風險消除監測對象及時進行風險回退,開展回頭幫,對標注風險消除后又出現返貧風險的,要進行風險再標注,解決風險消除不穩定、幫扶不精準的問題。
盯幫扶,抓措施落實,提升幫扶成效。一是落實增收類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堅持開發式幫扶方針,至少落實1項開發式幫扶措施,通過以獎代補、小額信貸、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幫助農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建立聯農帶農機制,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對部分家庭成員喪失勞動能力或以弱勞力、半勞力為主的,實行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采取安排公益性崗位、幫助在以工代賑項目及鄉村建設項目工地,就近就地務工等方式,促進穩定增收。二是落實“三保障”及飲水安全類幫扶措施。對監測發現“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方面存在風險隱患的監測對象,建立問題臺賬,第一時間反饋相關行業部門,溝通銜接落實各類幫扶措施。三是落實兜底保障類幫扶措施。對整戶喪失勞動能力或因病、因災、因殘、因意外事故等監測對象,要通過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有關幫扶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對內生動力不足的,在落實幫扶政策的同時,加強扶志扶智,增強自我發展動力和能力。四是落實生產生活條件改善類幫扶措施。對部分監測對象因生產生活條件差、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導致出現的風險隱患,要通過落實社會幫扶、搬遷、戶廁改造、道路硬化、公共服務改善、土地整理等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措施,提高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穩定消除風險點。五是強化幫扶評估提高幫扶成效。組織鎮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堅持分類施策,按照“缺什么補什么”要求,根據監測對象家庭具體情況、風險類別和發展需求,因戶因風險點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并針對風險點變化及時調整幫扶計劃。結合月預警監測排摸,定期、不定期開展政策落實評估工作,對幫扶效果不明顯的及時調整幫扶計劃,提高幫扶針對性和實效性。
盯數據,抓核查比對,提升數據質量。對錄入國家、省防返貧監測平臺數據全面開展自查自糾,核實核準監測對象信息數據,確保數據能夠真實反映監測幫扶工作成效,尤其是對監測對象、脫貧人口基本信息、幫扶信息等數據依照數據規則適時進行比對糾錯,及時核實修改,對務工月監測數據、一鍵報貧信息、農戶基本信息、鄉村建設信息等做好動態管理,及時更新最新數據。核查數據的全面性,重點關注監測對象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關鍵信息缺失問題。核查數據的準確性,重點關注家庭成員信息、監測對象分類、風險類型、幫扶措施等信息錄入不準確問題。核查數據的及時性,重點關注需要動態調整的數據,對變化的信息及時進行更新完善,提高信息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核查數據的統一性。重點關注監測對象信息與行業部門系統信息、鄉村振興監測數據與行業部門是否對口統一,對有出入的查明原因,及時填平補齊,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