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0-07
- 來源:臨夏州鄉村振興局
臨夏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全面建設和諧之州、和順之州、和美之州,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鄉村建設模式。
一、深化思想認識,科學謀劃實施。鄉村建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具體體現。臨夏州堅持把鄉村建設作為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論述,圍繞鄉村振興和“三農”發展,積極謀劃探索鄉村建設模式。健全完善州委常委會會議、州政府常務會議、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調度推動、專責單位會商協調、行業部門齊抓共管的推進落實機制。制定印發《臨夏州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實施方案》,指導開展全州鄉村建設工作,嚴格落實“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的工作要求;高效調度推進,通報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困難短板,確保了各項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落細。
二、堅持規劃先行,完善布局功能。把編制規劃作為鄉村建設的先手棋和基礎性工作,嚴格落實省上村莊規劃編制實施方案,統籌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因地制宜、量體裁衣,認真編制科學務實管用的村莊規劃。一是注重規劃銜接。按照村域一張藍圖的思路,在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有效銜接縣鄉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交通水利、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推進多規合一、布局合理、要素聚合的和美鄉村建設。二是注重務實管用。綜合考慮鄉村自然環境、發展條件和特色優勢,堅持不搞大拆大建、貪大求洋,保留鄉土韻味,留住田園鄉愁,凸顯鄉村本色,做到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的原則,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調動村民充分參與規劃設計,廣泛聽取“土專家”、致富帶頭人、鄉賢能人、“兩代表一委員”等意見建議,讓規劃接地氣、能落地,符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和環境條件。截至2022年底,全州751個發展類村莊規劃全部編制完成。特別是康樂縣完成150個村莊規劃編制,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的縣。
三、強化示范引領,建設和美鄉村。堅持基礎先行、品質為要,著眼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緊圍繞3個方面23項指標任務,創建完成省州縣示范鄉鎮16個、示范村145個,3個縣、115個村今年完成示范創建;在基礎設施升級和公共服務提升上用勁用力,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民居風貌、鄉土文化、時代精神,推進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力戒“貪大求洋”、千村一面。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就地取材、變廢為寶,不砍樹、不改道、不埋泉、不填河、不毀林,不搞大拆大建,對能夠修繕的老屋老宅及時修復,對村落周邊古樹盡量保護。動員群眾在房前屋后建設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游園,讓傳統村落“舊貌猶在,新顏盡展”,擦亮生態底色。臨夏縣刁祁鎮圍場村湖光山色,永靖縣三塬鎮東風村黃河風情,讓鄉村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宜居家園。
四、倡導文明風尚,破除陳規陋習。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八進”和“十大創建行動”,構建州、縣、鄉、村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體系,堅決整治高價彩禮、早婚私婚、相互攀比、鋪張浪費、厚葬薄養、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穩步推進示范創建,完善組織章程和各項制度,廣泛開展議事協商,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廉辦、孝親敬老,抵制陳規陋習,文明理事、綠色祭掃,引導農村群眾摒棄陋俗、追求新風。鼓勵各縣市探索建設文明禮儀大廳、新式婚喪儀式場地和關愛互助模式。和政縣舉辦了“攜手婚姻殿堂、感受幸福和政”、臨夏州“弘揚文明新風、佳人百年好合”等集體婚禮,引導廣大未婚適齡青年帶頭轉變思想,在選擇伴侶時要看重人品、體諒父母,不鋪張、不攀比,引導身邊的親人及群眾加入破除陳規陋習的行動中,爭做文明風尚的倡導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