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8-09-13
- 來源:
安定區青嵐山鄉車門川的王文夫妻都是年過六旬的老人,在2015年享受精準扶貧貸款后,他們不等不靠不要,積極發展養牛業,生活水平逐漸好轉。今年,兩位老人又閑不住了,準備為兒子再幫襯一點,嘗試種植了旱地辣椒、番瓜、茄子等蔬菜,而且非常成功,新鮮的蔬菜走上市場,剩余的菜葉和蔬菜走向牛圈,王文老人高興地說:“政府的貸款讓我養成了牛,牛讓我種成了菜,牛和菜又讓我賺了錢,錢又讓我的生活水平提高”。
蔬菜產業是繼馬鈴薯、畜草、勞務輸轉之后,又一個助推精準脫貧的特色優勢產業。今年以來,安定區青嵐山鄉大坪村引進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土地60畝,新建蔬菜大棚20座,啟用廢舊蔬菜大棚9座,大棚達到54座;在312沿線的付家、郭川、趙家岔等村新建蔬菜大棚20座,并因地制宜在花岔、車門川、付家等村發展適度規模的旱地辣椒、芹菜、菜花、甘藍等蔬菜種植,涌現出一批蔬菜種植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大家充分利用新時代農民脫貧攻堅講習所,互相學習,互相溝通,提高種植技術,為全鄉蔬菜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現在蔬菜已不僅僅具有食用價值,通過蔬菜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集休閑、觀光、采摘、娛樂為一體的農家生活體驗園區。青嵐山鄉大坪村已經建成三個采摘棚,提供新鮮草莓、黃瓜、西瓜、圣女果等果蔬,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為鄉村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青嵐山鄉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一條主線、狠抓三個關鍵、提升三線產業帶、打造一個基地”的工作思路,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發揮了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