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8-12-27
- 來源:
以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建設為契機,圍繞特色農產品、鄉村旅游產品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富有強烈地域人文特色的電商區域公共品牌“遇見康縣”,傳播特色文化,形成獨具康縣特色的IP形象體系(超級符號),進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康縣電子商務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是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名單后,康縣電商中心交出的完美答卷。
康縣境內山川秀麗、風光崎旎、景色宜人,是“中國綠色名縣”和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最好的縣之一。近年來,康縣縣委、政府立足“山大溝深耕地少,青山綠水特產多”的縣情實際,深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用城市理念建設農村,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建設美麗鄉村、加快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過程中,康縣電商中心委托甘肅達歌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在對康縣縣域經濟經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康縣經濟發展政策導向、產業現狀以及發展趨勢,打造了“遇見康縣”電商區域公共品牌,形成了“遇見康縣”品牌引領下的“1+N”全產業鏈品牌服務體系,“1”為“遇見康縣”電商區域公共品牌引領,“N”為品牌背后標準化、電商化的特色農產品以及旅游產品、文化產品品牌服務,以康縣旅游品牌體系建設為主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手段,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山寶”出山、商客進村。2018年初,國家六部委印發共同制定的《生態扶貧工作方案》,部署發揮生態保護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作用,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遇見康縣”通過品牌帶動服務的模式整合康縣優質的生態、文化、農業資源,形成母品牌與子品牌、政府與市場、生產者與服務商等各方面的合力,為康縣生態旅游扶貧建設,提供了發展樣本。而以電商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為前提的康縣農文旅發展模式,極大程度地推動了康縣主導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農產品品牌的快速升級。在日前在青島舉辦的“隴南生態旅游推介暨名優農特產品展賣周活動”期間,康縣黑木耳、核桃乳、古釀黃酒等12個“遇見康縣”首批授權農產品廣受青島市民青睞。在此之前,“遇見康縣”授權的“康”字號產品正式入駐國家扶貧商品體驗中心,惠農核桃專業合作社出品的核桃仁和棗夾核桃,以及隴南康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香菇和天麻休閑食品,康縣興源土特產有限公司出品的康縣黑木耳和精品香菇在極短時間內被北京市民搶購一空,使得康縣農產品通過品牌管理提升營銷力度,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途徑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