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2-17
- 點擊:582
- 來源:甘肅日報
李興文
甘肅省以高質量工業發展帶動全省經濟換擋升級,必須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在做大做強工業上實現新突破,以優勢產業帶動區域優先發展,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工業發展重塑新優勢、再創新輝煌。
構建多業態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聚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創新,加快應用新技術、新工業、新材料、新裝備,對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分質利用、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生產線和業務流程進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系統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探索建立新技術、新業態應用場景,推動新興領域技術工程化、產業化,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具有一定發展基礎和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加快謀劃發展數字賦能、軍民融合等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大膽介入半導體材料、氫能、電池、儲能和分布式能源等領域,不斷催生新的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聚焦智能電網、生物醫藥、智能汽車、智能裝備、鋼鐵石化等制造領域,創新發展服務業態,將價值鏈逐步由產品制造向“產品+服務”轉變。聚焦人工智能、供應鏈管理、節能環保、新型消費、產業金融等服務領域,發揮數據驅動、資源集聚等優勢,向制造領域賦能。
建設高水平自立自強的產業創新體系
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企業在創新資源配置、創新方向選擇、創新成果應用等方面的主導權,推動企業與省內外科研機構、高校院所的創新合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建立完善基礎領域創新突破長效機制,依托園區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優化整機企業和配套企業的協作關系,以科技“競爭力”為牽引,堅持“科創+產業”“數字+制造”“品質+品牌”,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等領域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上下游企業創新突破、成果應用和迭代升級。進一步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提升行動,促進中小企業調結構強能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推動工業發展“最大增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探索對新產業新業態創新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的政策舉措,打造“企業主推、企業家主角”的工業發展新環境,激發和重塑企業家精神,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讓企業在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構建有利于工業發展的生產要素體系
圍繞重點行業培養行業領軍人才,推進企業高端管理人才培育職業化、市場化。引導企業管理制度改革,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優化企業管理體系。強化制造業人才供給,完善制造業從業人員薪酬增長機制,保持制造業從業人員對收入的穩定預期。通過網絡教學、校企合作等多種模式,開展制造業從業人員技能提升行動,不斷提升制造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建立新型的專業智庫團隊,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和經營管理等領域,為企業、政府提供專業的技術咨詢。優化工業用地制度,積極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過渡期內工業項目用地保障,引導項目合理布局、科學選址,變“項目等空間”為“空間等項目”。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充分利用政府引導基金、技術創新驅動基金牽引帶動作用,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支持。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優先在裝備制造業、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開展貸款。開展園區投融資試點和租賃資產證券化試點,組建專門服務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企業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揮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股權交易中心資源配置作用,引導外資、社會資本對工業的投入,推動形成全周期、全類型、全覆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網絡支持工業發展。
建設高端智能綠色的先進制造體系
加快工業數據中心和計算中心等設施建設,推動5G商用和規模化應用,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等新型網絡,形成政府與企業的合力,推進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引導企業利用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改造既有工藝和設備,加快生產制造全過程數字化改造,培育形成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按照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鼓勵工業企業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引導企業牽頭或參與財政資金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市場導向明確的綠色技術創新項目,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綠色制造系統集成,持續開展工業節能降耗,組織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工、裝備制造、隴藥等行業開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鏈建設。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和企業品牌培育,推動質量管理技術與工具創新和應用,積極培育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示范區和全國質量標桿,大力發展優質制造,提升甘肅制造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和美譽度。
構建開放共享發展的工業全域治理體系
結合區域產業特色和企業特點,持續編制工業發展的綜合性、行業性、區域性的發展規劃并進行滾動評估、更新,全力完善制造業體系頂層設計,突出重點,協調推進,以決策部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正確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的關系,以“騰退大地塊、建設大平臺、招引大項目、培育大產業”為主線,依法依規實施用地、用電、稅收、碳排放、排污等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推動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協同,確保資源要素配置到高質量項目。充分吸取發達國家在工業數據治理頂層設計、交易共享方面的先進實踐經驗,針對工業數據建立“科學分類、風險分級”治理體系和數字治理等新型治理模式,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以工業企業為主體,營造“產學研用金政”協同的工業數據治理生態。
作者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