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08-25
- 來源:甘肅日報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間?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一周年】
綠水青山出“寶物”
保護好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對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只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可以成為金山銀山。——習近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范海瑞?通訊員?王偉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先區域。這里不僅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更有大量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的菌類生物。
“菌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一員,也是祁連山生態系統的‘晴雨表’,菌物的生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生態系統的完善情況,它與動物植物共同維系著生態平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食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此前調研祁連山菌物時曾說。
“近年來,我省在全力推進祁連山生態修復治理的同時,一場針對祁連山菌物研究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也在同步展開,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菌物產業正在一步步從祁連山、從實驗室走到田間地頭,走到工廠和市場,切切實實地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河西學院教授、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主任魏生龍介紹說。
8月中旬,在位于張掖市的河西學院一角,分布著大片的試驗田,瓜果飄香,郁郁蔥蔥。在一座不起眼的日光溫室內,一棵棵靈芝長勢正旺。“這是我們今年6月開始試種的靈芝,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培育,從目前的長勢來看,靈芝在實驗室的試種栽培是成功的。”魏生龍介紹說。
位于河西學院的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致力于祁連山區域野生菌種資源研究保護和食用菌新品種馴化與繁育等工作。目前,該實驗室共采集菌物標本2萬余份,發現新種8個、新記錄種165個。祁連山有野生珍稀食用菌15種,其中8種試驗栽培成功。
這個暑假,魏生龍和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沒有休息,他們專注于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工作。“靈芝是被列入《中華藥典》的一種藥物,有其特定的醫療功效,2000多年的醫用歷史已經充分證實了它的醫用價值。”魏生龍說。
“過去人們種靈芝,只是重視其醫用價值,現在我們研究靈芝,一方面是將其作為一種科技產品,發掘其藥用保健價值,另一方面是利用靈芝的文化價值,挖掘祁連山菌物文化,衍生產業鏈。”令魏生龍更加看重的,是靈芝作為我國菌類文化的代表,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
在祁連山菌物文化館,記者看到,以靈芝為原型的玉如意、蘑菇紋飾的硯臺、各類菌物造型堆砌的盆景、菌物主題的書畫等琳瑯滿目。“我們要用攝影藝術將其拍出來,用繪畫藝術將其畫出來,用雕刻藝術將其刻出來,用歌唱藝術把它唱出來,用刺繡藝術把它繡出來……”魏生龍說。
在他看來,祁連山如一座巨大的資源寶庫,為河西走廊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在張掖市,食用菌產業正作為當地現代農業的六大支柱門類之一蓬勃發展,張掖市食用菌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熟。
當下我省河西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對祁連山菌物文化的發掘將有力提升河西走廊旅游的文化品位,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同時,也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祁連山如慈母般,又以另一種方式饋贈著山下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