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1-18
- 點擊:1047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兩大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達到1024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千億,達到1001.8億元。”
1月17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會現場,兩大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好消息傳來,引起代表委員們熱議,大家紛紛為隴原點贊加油,共同期待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財政收入過千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新成就。這源于省委、省政府對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全面落實;源于全省上下對省情實際的清醒認識和對‘生態屏障、能源基地、戰略通道、開放樞紐’功能定位的精準把握;源于對‘三新一高’發展理念的創新實踐。”省人大代表、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說。
“這無疑是我們甘肅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去年,我們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 這一成績的取得實屬不易!”省人大代表、甘肅省臨洮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經理劉彭舉高興地說。
在劉彭舉看來,兩大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是省委省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導向,全力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加能量、做大總量的結果。“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我將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落實好會議精神,為我們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之力。”劉彭舉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充分反映出省委省政府改革攻堅的成效,極大地提振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省政協委員、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立勛說。
楊立勛說,從GDP的結構來看,萬億的突破最根本的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結果。報告中提到,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占到地區生產總值的27%,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為后續我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
“我們甘肅是欠發達地區,發展還得靠投資。從報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來我省投資的增速相當不錯,消費也起到很重要的拉動作用,結合國內國際雙循環,我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貿易出口方面,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在全球的經濟受到疫情影響的背景下,甘肅經濟取得這樣的突破實屬難得。”楊立勛說。
“從稅收的角度來說,其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所占比例較高,說明稅收來源相對穩定,我省實體經濟發展效益較好。” 在楊立勛看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要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行動,破題應該在“強工業”方面,“強省會”“強縣域”需通過工業牽頭,“強工業”需依靠科技創新,建議繼續延鏈、補鏈,抓好產業園區建設,做好產業集聚,進一步推進工業智能化改造,滿足未來個性化定制需求。
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千億。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置身于經濟大潮當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促成這個結果的一分子。經濟總量大了,市場的活力也就強了,老百姓的購買力也就增加了,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和基礎。”省政協委員、甘肅奇正集團董事長雷菊芳說。
“千軍萬馬,整裝待發。報告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提出許多務實而具體的舉措,給企業許多的憧憬和期待。期待在新的一年,政策的春雨下得越大越透,讓更多經濟主體在一個良好的生態條件下茁壯成長。”雷菊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