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09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2023年暑假,隴南市高三學子趙陽(化名)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學費生活費的壓力和考入大學的喜悅相伴出現。在一家人為上學費用發愁時,一筆1萬元的助學資金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這筆助學資金來自2023年省委省政府十件為民實事之一——困難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學資助項目。據介紹,2023年,全省共資助困難家庭學生6951名。其中,本科類學生4231名,專科類2720名,發放資助金6407萬元,同比增長13.53%。
資助:精準對接
困難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學資助項目是黨和政府傳遞溫暖,服務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的務實舉措。資助工作由團省委牽頭,聯合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共同實施。
根據相關方案,2023年入學資助工作對具有甘肅戶籍且在省內參加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并被錄取到普通高校本科、專科(高職高專)2023級的困難家庭子女,包括城市低保全額保障家庭子女、農村低保一、二類保障家庭子女、“單人戶”施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學業資助。對錄取到本科的新生一次性補助1萬元;錄取到專科(高職高專)的一次性補助8000元。
資助過程中,如何保證不落一人,把每一分錢都落在實處、發揮效用?“精準”成為題中之義。
共青團定西市安定區委工作人員石磊告訴記者,為民實事開展以來,團區委抽調專人對全區的95名困難學生家庭進行了調查和摸底,及時進行申報,讓所有的困難學生家庭都享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
安定區只是一個縮影。2023年省政府為民實事開展以來,各責任單位聯合印發相關實施細則,對資助對象、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責任分工作出具體安排。團省委提前部署,指導各地全面組織考前摸底統計和入戶排查工作,建立全省困難家庭學生報考信息動態臺賬,為確保資助工作落實到位夯實了工作基礎。
宣傳:應知盡知
為了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愛困難家庭子女的濃厚氛圍,團省委聯合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共同研究制定宣傳工作方案,讓更多群體知悉這一惠民政策。
“全省各級共青團組織采取多項措施,結合學雷鋒月、五四青年節等時間節點,通過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制作‘一圖讀懂’政策解讀、播發宣傳海報、發布公益短信、公布咨詢電話、走訪入戶面對面講解等方式,向全社會廣泛宣傳政策,提高政策知曉率。”團省委青年發展與權益維護部部長李欣介紹。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激勵更多團員青年特別是困難家庭的青年學子發憤圖強,用知識改變命運,2023年9月12日,2023年省委省政府為民實事困難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學資助金發放儀式在蘭州舉行,為受資助學生代表發放資助金。
“家庭的困難不會壓垮追尋夢想的身軀,我會好好珍惜這份資助金,以后回報祖國、回饋社會。”“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也是精神上的鼓勵,使我前進的步伐更加自信、堅定。”……發放儀式上,受資助學生代表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這些勵志成才的故事也激勵著更多青年學子努力拼搏、奮發上進、追逐夢想。
同時,團省委依托希望工程助學品牌影響力,動員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捐資助學,有效拓寬捐資助學渠道,完成400萬元助學金籌資任務。
發放:不落一個
高考錄取工作結束后,全省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教育部門認真統計匯總2023級入學新生數量及基本信息,提供新生名冊;民政部門認真比對審核低保、特困家庭信息,確保數據信息準確詳實;省財政預算安排專項經費保障項目實施……
為保證資助金在學生入學前發放完畢,省市縣三級團委,教育、民政部門上下聯動、一體推進,認真審核、反復比對、嚴格公示,同時建立“省級初統、縣級初核、市級復核、省級終審”的數據審核閉環機制,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對象進行“一對一”入戶走訪,確保資助工作全面準確、有序高效。
資助金發放結束后,省市縣三級團委通過電話微信“云”訪、實地入戶走訪等方式,對受助學生資金到賬、入學報到、錄取院校及專業、困難家庭類型等情況,各按照不少于總數10%的比例進行抽查回訪。
此外,共青團還積極引導受資助學生參加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返家鄉”等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市、縣兩級團委將2023年所有受資助學生全部納入共青團重點關愛服務對象,通過建立線上交流群組,建立關愛幫扶長效機制。
“我們將結合‘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安排部署,在社會實踐、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等方面持續關愛服務受資助對象,讓廣大青年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團省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