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8-05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完善“三項制度”,發揮“三類作用”,用好“三種陣地”……省政協把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作為擴大群眾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途徑,努力探索實踐,建立完善制度機制,打通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省政協的經驗做法被全國政協推廣。
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省政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出臺《建立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意見》,圍繞“聯系誰、怎么聯系、聯系什么”,從主動走訪、互動協商、幫辦實事、教育引導、履職報告等5個方面,建立委員與界別群眾聯系的制度;圍繞“方式如何拓展、成果怎樣運用”,從界別協商、調研視察、社情民意、發言、提案、活動等6個方面,健全充分發揮界別作用制度,拓寬了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途徑。
在制定總體制度,確定探索路徑的同時,省政協積極健全配套制度,制定《開展“千站千室萬名委員”聯系界別群眾行動方案》,按照界別相近、便于組織原則,將502名省政協委員分為16個界別活動組,由各專委會、省級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聯系并組織開展活動。制定《委員聯系界別群眾若干措施》,就聯系對象、平臺、制度及成果轉化、工作責任等提出26條措施,進一步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建立工作保障機制,為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創造條件。
“路線圖”確定了,“施工圖”也要積極跟進。省政協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組織服務住甘全國政協委員和省市縣政協委員認真履職,每名委員聯系1-3個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聯系本界別或本領域群眾、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困難群眾,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活動,全年聯系群眾不少于40人次,讓委員各展所長唱主角。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以專委會為依托成立界別聯絡組,組織服務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同時與專委會開展界別活動相結合,反映界別群眾意愿訴求,彰顯政協界別特色。發揮各級組織聯動作用。協調省級各民主黨派、省工商聯負責組織本黨派、工商聯界委員開展活動。
在此基礎上,省政協進一步提升“千站”陣地功能,改造提升市縣政協已建成的1363個委員工作站,把工作站建成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大平臺”、履職服務為民的“連心橋”。加強“千室”陣地建設,立足發揮界別委員專長優勢,掛牌建立1167個委員工作室,打造委員學習交流、服務群眾、凝聚共識的平臺。發揮“平臺”陣地作用,依托“千站千室”平臺,組織四級1.9萬名委員開展委員接待日、履職服務為民、協商議事等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反映群眾所思所盼。
據介紹,經過不斷探索實踐,我省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成效明顯,進一步豐富了協商民主參與實踐。通過委員主動走訪、常態聯系、參與協商等形式,開展聯系界別群眾活動1.4萬余次,聯系界別群眾9.3萬余人,推動解決問題9800余件,切實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記者崔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