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0-31
- 來源:甘肅日報
在蘭州市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農業專家置身于恒溫大棚內,查看并記錄著作物的生長情況;大棚外的農田里,新式農業機械正在采收中藥材;簽約儀式現場,多家企業同當地簽署采購合同和意向協議……
這些都是省政協為把河灣村打造成隴原生態宜居和美鄉村樣板村,為全省推進鄉村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的重要舉措。
技術幫扶助力品質提升
“省政協請來的專家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中藥材種植技術,還向我們提供了化肥和種子支持?!焙訛炒逯兴幉姆N植能手、家庭農場負責人曹生寶說。
在省政協大力幫扶支持下,河灣村在2023年底建成了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依托當地地處高寒陰濕山區、生態良好、水土潔凈、日照充足、病蟲害少的自然條件,走上了生態綠色有機農產品發展路子,重點發展高原夏菜、中藥材和百合三大特色產業。
馬坡鄉黨委書記祁輝說,河灣村目前已建成30畝現代設施智能溫棚、50畝科技試驗田、300畝示范田和50畝“甘味”有機農產品標準化模式化栽培示范田。今年馬坡鄉共種植中藥材1.4萬畝、高原夏菜3萬畝、百合4800畝,輻射帶動全鄉形成高原夏菜、中藥材兩個萬畝綠色標準化產業示范片帶和一個千畝百合綠色有機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有效推動了全鄉高寒山地生態特色農業轉型升級。
在河灣村一座恒溫大棚內,一個個泡沫箱整齊地擺放在地上,這里是優質百合鱗片包埋種球繁育技術的應用基地。
“這一箱能繁育出大約八十棵百合種球。”曹生寶介紹,以往種植百合采用陸地育苗的模式,要9年時間才能收獲,采用溫棚育苗和新技術后,能縮短兩年的時間。
大棚的建設不僅縮短了作物的生長周期,讓種植效益最大化,也讓曹生寶收入有了提高?!拔以诖笈锢?月種蔬菜,7月收獲之后馬上就能開始當歸育苗,一年能有兩份收入?!辈苌鷮氄f。
在幫扶過程中,專家們因材施教,根據農民的接受能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通過舉辦培訓講座、現場示范、發放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向農民傳授中藥材種植的科學知識。同時,專家們還耐心解答農民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
今年以來,省政協組織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省農業農村廳有關專家教授,先后17次赴河灣村開展調研,召開推進會6次,組織成立了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技術指導專家組,為當地種植戶提供中藥材、綠色蔬菜、百合種球繁育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助力他們走上致富路。
打開銷路接力增收致富
省政協請到專家指導種植,有效地提升了中藥材的品質;將其轉化為農戶實實在在的收入,同樣是產業發展中關鍵的一環。
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需要政府支持、農戶參與、企業推動。在中藥材收獲之際,多位中藥材企業負責人受邀來到河灣村的田間地頭,現場觀看采挖中藥材的過程。
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振國在實地察看挖出的當歸后,當場決定收購一批。
“當地種植的當歸在品質方面符合我們的要求,但是品相上稍有欠缺,要在之后的種植環節中逐漸改進。”馬振國說,接下來他將在榆中縣整體收購方面發揮企業帶頭作用,全方位參與到銷售過程中,確保收購價格不低于市場價,讓農戶的藥材變成切實收入,保障農戶的利益。
中藥材產業發展要深度對接市場,企業將市場對中藥材的具體需求及時反饋給當地農戶,以便他們能在種植的各個環節做好生產管理,保證生產出的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
甘肅藥業集團中藥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開銀說:“我們將繼續發揮企業優勢,組織相關產業鏈企業和當地深度對接,提供穩定的訂單保障和GAP種植基地建設,以企業力量助推當地發展?!?/p>
多領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為建設成生態宜居和美鄉村,省政協在助力河灣村發展同時,也著重指導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改造村容村貌,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和美鄉村建設,共同建設幸福美好新家園。
鋪設上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管網,建設蓄水池與調蓄池,改造庭院外墻風貌,進行門樓改造及房前屋后環境美化,采用“太陽能+生物質爐”清潔能源供暖方案,在公共區域種植綠化植物……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造正在悄然改變著河灣村的風貌。
省政協指導縣農投和縣文旅投等部門開展民宿項目建設,打造高標準民宿集群,發展庭院經濟,為鄉村旅游和民宿產業提供路徑和樣本。指導建立網絡電商銷售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民收入。
據了解,省政協將按照《榆中縣馬坡鄉河灣村和美鄉村建設三年計劃》要求,與縣鄉村一道,共同將河灣村打造成生態宜居和美鄉村,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和美鄉村建設新機制新模式。(記者吳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