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10
- 來源:甘肅日報
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人人關切的“家事”,更是全社會關注的“國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
日前,省政協聚焦這個改革任務,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邀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從政策支持、服務能力、人才建設等方面著力,為我省醫養結合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共同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努力實現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完善支持政策 實現醫養結合多元供給
醫養結合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滿足廣大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有效舉措。如何推動醫養結合產業健康發展、加速發展?
“堅持資源互補,突出‘醫+養’專業化,讓醫療機構‘牽手’養老,是發展‘醫養結合’健康養老產業的一大亮點。”民進甘肅省委會專職副主委、秘書長陳偉表示,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在規劃、基建、投資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公立醫院、企業和社會組織多元參與醫養結合服務,聯合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帶動性的優質醫養機構,提高供給能力。
建立協調機制,形成助推醫養結合產業發展合力是推進醫養結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王學軍建議,建立多部門聯動協調機制,進一步理順相應的權責,共同推動醫養結合機構規范運營。同時,推進一、二級公立醫院轉型發展,建設專業性康復醫院、護理院等康復機構,并與三甲醫院之間建立雙向轉診制度,極大縮短“醫”與“養”的距離。
加大資源整合,推動“醫+養”專業化多元供給。甘肅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趙東榮表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醫療機構創辦養老機構,發揮醫療機構豐富的醫療資源優勢,實現多學科合作,強化服務功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優質的“一站式”服務,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醫保政策銜接機制,讓更多老年人“老有醫靠”。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總會計師劉立善建議,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明確報銷項目、標準、流程,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醫療和養老服務,推動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持續發展。
討論中,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幸福“聯姻”,實現資源共享,才能最大限度滿足更多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
堅持嵌入服務 發展醫護結合居家養老
養老院看不了病,醫院養不了老,一直是困擾老年人養老的矛盾。
構建“嵌入式”和“梯度式”的城鄉醫養服務體系,將有效破解這一困局。王學軍建議,在城市實施“嵌入式”的醫養服務,建立家庭醫生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養老模式。在鄉村實施“梯度式”的醫養服務,建立鄉村社工站連接村級衛生健康和治療體系,建設共享式鄉村康養驛站。
居家養老是目前養老模式的主流。針對這一現象,張掖市政協副主席田慧新建議,建設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功能的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加快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引導發展“家庭養老床位”,依托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居家上門養老服務。同時打造城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促進養老與醫療、文體、商業、教育等設施資源融合,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的社區養老服務。
陳偉建議,加強醫養結合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醫養結合信息服務平臺,集成醫療、養老服務信息,利用遠程醫療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及時周到的遠程咨詢、診斷、監護等服務。同時持續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將新建住宅養老服務設施納入統一規劃,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確保醫養服務前置布局與全面覆蓋,有力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甘肅衛生職業學院院長王建成表示,針對現有大型社區,應實施資源整合與設施升級,在社區內嵌入護理院與醫養院;對未來新建社區,應將護理院與醫養院作為核心配套設施納入整體建設規劃。護理院專注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務,醫養院則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集醫療、護理、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
通過推廣家庭照護床位,就近整合養老資源,提供全面的醫療照料服務,有效滿足高齡老人多樣化的需求,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
遵循“就近”原則,構建多層次的醫療照護服務體系,建立高齡老人醫療照護資源臺賬,在家庭養老床位、養老機構床位、家庭病床、醫院治療床位之間建立服務轉介、信息共享、資源互通的全生命周期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發揮政府、社會、市場、家庭作用,加快完善長期護理保障體系,建立社區應急支援系統,強化失能失智老人照護支持,夯實以居家為基礎,集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于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
針對堅持“嵌入式”服務,進一步提升醫養結合水平,為老年人提供零距離的醫療救治、專業化的康復護理、全方位的養老養護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
夯實人才基礎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加強醫養人才培養培訓,引導醫務人員從事醫養結合服務,壯大失能照護服務隊伍,是推動醫養結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將醫養結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衛生人才發展規劃,鼓勵支持醫學院校、職業學院等開設醫養結合護理專業。”陳偉建議,通過開展“訂單式”專業人才培養,向醫養結合機構輸送大量高素質人才,同時通過入職獎補、社會保險補貼、崗位津貼、職稱評定等獎勵機制,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為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醫養結合人才建設體系,建立省級培訓基地,切實強化康養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王建成表示,通過整合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訓、培養各類高層次人才和康養產業緊缺技能人才,積極與省內外高校合作,以項目為載體加強康養產業人才、技術和智力引進。同時引導醫務人員從事醫養結合服務,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務人員進修輪訓機制,鼓勵退休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省工商聯副主席、甘肅金益康醫養中心董事長李成勇建議,構建醫養結合服務培訓平臺,開展資格認證,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參加專業化培訓和資格認證,持續提升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同時制定從業資格認證一次性獎勵、從業人員崗位補貼、年限補貼等政策,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醫養結合服務行業。
推進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大家一致認為,醫養結合,關鍵在“合”。通過進一步推動醫養有機銜接,促進醫養結合發展,提升醫養結合服務專業規范水平,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記者崔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