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24
- 來源:甘肅日報
12月21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研究我省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在我省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切實把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全力推動現代化建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全會強調,要持續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水源涵養功能,增強水土保持能力,深入開展造林綠化,拓展防沙治沙成效,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古浪縣位于河西走廊東端,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之一。近年來,當地按照“南護水源、中保綠洲、北治風沙”的生態建設方針,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沙化土地治理,完成營造林111.42萬畝,全縣239.3萬畝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沙化土地綜合植被蓋度達到36.96%,較2019年增加5.36個百分點,縣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厚植綠色生態底色,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古浪縣林草局局長張連魁表示,要實施好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綜合治理、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鞏固防沙治沙成果等“三北”六期重點生態工程項目,不斷鞏固拓展古浪縣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新貢獻。
“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圍繞黃河蘭州段生態保護治理,完成黃河干流(蘭州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設任務,黃河干流(蘭州段)防洪能力得以提升,防洪體系日趨完善。”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站長陳孝偉表示,要圍繞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以強省會行動為總牽引,堅決扛起保護好母親河的時代重任,統籌抓好全市河道水域空間管控、河道岸線管理保護、河道突出問題治理,認真履行巡河、管河、護河、治河責任,致力于建設山青、水凈、岸綠、景美、人和的黃河生態廊道,為生態保護治理貢獻更多力量。
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步伐
全會強調,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推動現代服務業擴量提質,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步伐。
渭源縣圍繞“農業優先型”縣域經濟發展定位,將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構建“四群八鏈”現代產業體系,中藥材、馬鈴薯、畜草、文旅產業多面開花。
“我們要積極主動作為,堅持構建產業體系和夯實產業基礎相結合,因地制宜做好產業謀劃,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賦能,全面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著力構建體現渭源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渭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會林說。
莊浪縣委書記陳景春表示,莊浪縣將聚焦“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發展定位,引導全縣上下全力以赴促增長、強支撐、夯基底、保安全。聚焦做強產業這一“立縣之本”,努力做大經濟總量;用好深化改革這一“制勝法寶”,不斷激發發展潛能;緊盯全面振興這一“重要目標”,加快推進城鄉融合;對標綠色發展這一“內在要求”,全面筑牢生態屏障;站穩人民至上這一“鮮明立場”,持續寫好民生答卷。
增進民生福祉 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
全會強調,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細落實“一鍵報貧”機制,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扎實推進“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金昌市扎實開展“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全市各級幫扶干部常態化走進關愛對象家中,對照保障政策和責任清單,認真核對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基本養老保險、教育救助、醫療康復、住房保障、就業扶持7個方面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及時掌握關愛對象所思、所憂、所盼,力所能及提供資金和物資幫助,讓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干部就是親人。
“我們要著力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實事,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困有所助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進一步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加大對困難群眾的摸底排查力度,精準認定救助對象,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相應的救助范圍;強化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金昌市民政局局長鄭永蓮說。
清水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裴亮亮表示,清水縣委組織部要注重從工作一線培養干部,從多個角度考察干部,看綜合能力識別干部,看擔當作為選用干部,切實把能扛重擔、挑大梁、打硬仗的干部選用起來。聚焦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精準引才,通過“訂單培養”等方式精細育才,采取“人才+項目”等模式精心用才,落實待遇保障措施精誠留才,著力構筑聚才“洼地”。深入推進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著力抓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跟蹤培養。(記者金奉乾 薛硯 楊唯偉 謝曉玲 田麗媛 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