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3-05
- 來源:光明日報
【兩會專訪】
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明確提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蘭州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甘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昌升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甘肅將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甘肅黃河流域生態本底脆弱,入黃泥沙量逐年減少但數量依然較大,保護治理任務非常艱巨。”胡昌升代表說,甘肅將持續涵養水源增徑流,實施好水源涵養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凸顯尕海則岔、黃河首曲等重要濕地功能,積極推進渭河、洮河等重要河流發源區和流經區生態保護治理,增強對徑流的水源補給能力;持續固沙治土保綠洲,以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為牽引,深入開展“綠滿隴原”行動,切實減少輸沙量;持續減污控排守紅線,深入開展黃河“清廢”行動,統籌推進農業面源、工業、城鄉生活污染防治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確保一河清水送下游。
胡昌升代表告訴記者,甘肅黃河流域已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1.3萬余處,給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甘肅將加快完善防洪工程體系,著力推進黃河干流防洪治理二期等重大工程建設,實施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和重點山洪溝道防洪治理,科學改建或拆除穿堤建筑物、構筑物,提高河勢控制和洪水防御能力;加快健全監測預報體系,推進黃河流域暴洪集中來源區、山洪災害易發區及重點水利樞紐測雨雷達建設,逐步形成貫通“云雨水”、覆蓋“天空地水工”的監測預報鏈條;加快建設災害防御體系,進一步健全責任落實機制、決策支持機制、調度指揮機制,扎實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工程建設,有針對性地預置地質災害風險防控措施。
“甘肅黃河流域歷史遺存豐富厚重,民俗風情絢麗多彩。”胡昌升代表表示,甘肅將不斷強化保護弘揚、優化服務供給、深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步伐。甘肅將著眼傳承好歷史文脈和民族根脈,加強對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闡釋,著力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深入推進“八個一”文化品牌建設,實施隴原文藝高峰攀登工程,創排一批以黃河文化為題材的傳文脈、有品位、接地氣、抵人心的文藝精品;打造一批“生態保護優先、黃河風情濃郁、文旅業態豐富”的旅游景區、度假區、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努力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綠色發展是解決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之策,也是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胡昌升代表指出,甘肅將突出全鏈條向新圖強,壯大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產業規模,大力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著力構建體現甘肅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突出全流程向綠轉型,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走好集約發展、轉型發展之路;突出全方位向外拓展,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行動,以市場化方式引進一批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成長性企業和優質產業項目,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光明日報記者?尚杰?王冰雅)